详情
李凝(NingLiLiNing)
地区:生日:
星座:职业:导演/编剧//
简介:
随着越来越多的作品受邀于重要的艺术节(或电影节)上发表并频频获奖,今年38岁的李凝已成为中国实验电影与肢体剧场领域的代表人物,自1993年考入山东艺术学院(Shandong Art Collge)雕塑专业,大学期间即随著名现代舞蹈家金星女士学习舞蹈和表演艺术,到1997年成立自己的肢体艺术团体“凌云焰”,巡回演出于北京、上海、香港、欧洲….再到他如今已经走向世界的“j城制造”(Made In J-town Film Lab)电影实验室,12年来始终进行着中国剧场和电影界最前沿的探索研究。
电影作品:
《器No.2 (Objects)》(2002年)、《未标题3号(Untitled-3)》(2003年)、《1966/1986/2006》(2006年)、《未完工2号(Unfinished-2)》(2007年)、《地貌2(Land forms 2)》(2008年)、《胶带(Sticky tape)》(2009年)。
剧场作品:
《j城生活日志 (The life of J-town) 》(2000年)、《梦.绳索.鸟蛋 (Dream./Cord/Bird egg) 》(2001年)、《准备 (Prepareing) 》(2004年)、《棉被7日谈(弹)(Cotton-wadded quilt seven days)》(2005年)、《抽屉(The Drawer)》(2006年)、《胶带(Sticky tape)》(2008年)
特定场景的表演(Site specifical works)作品:
《昭示(Fable)》(2005年)、《临界(Crisis)》(2007年)、
另还创作有大量的绘画及摄影等美术作品,如《拆迁的预感(Presentiment of Dismantle》等系列。
在长期的创作工作中,他还注重总结身体的训练方法研究,从自身造型艺术的背景出发,结合美术的观察思维、概念,开创出一种崭新的身体训练课程“肢体写生剧场(Drawing Life Theater)”,使普通人可以很快进入表演艺术的大门,更把这种创作方式应用于电影方面,把个体写作和肢体因素融入影像镜头语言,走出了自己的道路,中国“新纪录片之父”吴文光先生对《胶带》赞誉有加,曾称赞这是一部“极致和伟大的作品,在中国独立影像10年的历程上,树立了一个里程碑,从此之后,将进入一个个人影像写作的时代”
他的作品及艺术论述在民间广泛流传,在年轻一代中影响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