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时代传承从来不是对过去的完全颠覆或无条件接收,而是让传统文化利用好时代的话语方式和传播途径,在不同的时代找到合适的途径将传统与实际相结合,我想借《烈焰》探讨一下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时代语境下的文化继承。烈焰作为玄幻题材漫改剧,所传达的价值观并非“快餐文化”的产物,而是具备了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文艺作品。
儒家文化具有积极的入世精神,体现出鲜明的伦理道德倾向。因此,中国文艺作品往往以传统道德评判人物,根据儒家道德法则将人物划分为正面、反面类型,对英雄的推崇使得作品中的神魔、善恶关系总是呈现出高辨识度的二元对立状态。早期的动漫作品便是这种形式,便如同我们小时候看剧总是要问大人:他是好人还是坏人?
而现在这种简单的二元格局已经被打破,辩证看待善恶、好坏、神魔的情况开始成为趋势。在《烈焰》中,正派人物对应着伍赓、辛王、逆天而行、白菜和伏夕、阿岚、孔雀等䰠隐村民大队反䰠联盟,反面人物则是神眼、黑龙、辛月葵、追日、流月等欺压其他种族的䰠族。 然而这些角色里的善恶观并未泾渭分明地表现出来,因此玄幻世界里众生相的形塑显得丰富多元。在角色定位和审美意识上,正派人物也有行差踏错之处,反派人物也会儿女情深:紫电差点对阿岚用强,白菜心地善良却被晶石控制大开杀戒,十刑曾经是䰠后来反䰠,黑龙踏平三界却对白龙一网情深(偏执),辛月葵因为年少求父爱而不得心理扭曲走向邪路,大脚怪打打杀杀是为了糊口,而他后来舍身报答了伍赓的善,周巧虐杀奴隶曝尸辛王却治国有方也是反䰠大军的一员……无怪乎观众叹:“每个反派恶都有恶的理由”,“我对XXX恨不起来”。
剧中人物独特的魅力在善恶观的体现上打破了传统玄幻剧中正邪与善恶的一致对应,为整部剧所体现的“情”字增添了色彩,超脱正邪的善恶观念是对二元对立观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