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主义者的狂欢、落寞、寂寥、光明都在这一部片子里了。
我看之前问朋友,最后外星人是真实存在的吗?朋友说没有。十分笃定的语气。导致我在最开始就提醒自己保持低期待,大抵心里知道自己在看走近科学电影版。
但看完的我,只愿意相信有其他生命体存在,无论毒蘑菇后孙一通的行为举止多么荒诞,无论唐老师说自己做一个梦、承认生活的时候多么平和。
第一次编辑部探索时脑海中已经涌现各种合理的骗钱解释了。果不其然,低劣的骗局令剧里剧外的旁观者皆是啼笑皆非,保持着嘲笑的态度想要看看这个疯子最后能不能见证理想中的UFO。
第二次骗局是越发奇怪,从孙一通晕倒开始整个片子的色调和情感变得平缓、神秘、使人充满未知的期待。紧接着日全食后的麻雀,导演好像恶劣的引导观众把它当作走近科学解密来看待但却总掺杂些奇奇怪怪的现象使人怀疑是否应该相信一次唐老师,像片子中总是抱怨吐槽讽刺的阿姨一样。一边不信任一边又矛盾的选择跟随。
片子最开始就把主角唐志军刻画的无比潦倒、破旧。无论是和从前对比还是衣食住行的刻画。无一不彰显主角的精神世界极度的偏执、杂乱、满目疮痍。他的生活以破旧电视机的雪花点为掩盖,满口科学理论的话下是无可言喻的痛苦与心灵折磨,
我多么理解他这种状态。从十三四岁起就开始满世界追问什么是生命意义的我、一有空闲就思索人活着为了什么 这个永恒问题的我。最终得到的答案是重度抑郁。片子里去探索宇宙的人都有一个相同点,就是精神长久的空虚。终日思索会消耗光生活的底气。
我很好奇片子会以何种方式达成唐老师长久以来的精神自洽。最后的结果虽然情感上带动了我,但是逻辑上说服我远远不够。为什么孙一通问他那如果他们也不知道呢?或者他们大老远过来也是为了这个呢以后就能想开梦见麻雀团了?如果这一切是个梦是不是代表唐老师早就知道这一点一直在骗自己呢。唐老师看到麻雀在他眼前变换飞去、孙一通最后说唐老师你只能到这了。然后,世界就光明了,人类存在的意义本身就不用追寻了?纠缠痛苦三十年的唐老师突然就可以好好生活了,正视现实,怀念女儿了?也可以理解,但没有达到我的期望。
唐老师经历了很多孤独、嘲讽,但都抵不过他内心无休止的偏执。女儿50%抑郁症遗传,那么大概率唐老师也有抑郁症。每一个抑郁症最后的好转只能靠自洽。而这个片子也不过是在原始的乡下小村书写宇宙大爆炸的浪漫,用炫目的银河星海诠释渺小的人类如何好好生活的记录片。其实唐老师是知道自己最后啥也追求不到的。看他见到驴的时候脸上不可置信的表情和翻身上驴的狼狈动作,都是他对内心消极的强烈反抗。
值得提的几点:
1、本片的笑点我非常非常喜欢。标准的唐僧师徒四人配置,搭配结结巴巴酒晕子、沉默不语研究怪人和讽刺拉满大妈设定着实新奇。好多年没遇到这么喜欢的笑点桥段了。熊猫着了那里,停下来闷笑了几分钟接着看还是笑嗝p。
2、高亮台词在我看来不是诗或结婚祝词或探索人类意义。是孙一通语气平淡那句:“所以数学就是太确定了,我学不好,我还是喜欢语文。”相信每一个水瓶座+铁ENFP都懂。那种随机感、神秘感,使我这类人总是保有好奇心和探索欲。哪怕抑郁期间失去她们,诗也可以使我振作精神。在此放上我三个月前写的几句话:
“世人以生命为代价称度思想的筹码。
心跳的声音越寂静、
说话的声音越洪亮。
是什么时候开始,
我们主动说不想说的话?
被动认不想认的罪?
永远在等待天明的人、
也永远被昨日的晚霞吞没了。”
有意思的是在什么也没写的最近三个月,恰是我抑郁后呼吸的最快活、轻松的一段日子。
3、印象很深片子最后的视角从人类、城市、国家、地球、月球等星球、太阳系、到星云星系银河等,直至无数微缈、庞大都变成了人类的基因序列。我不是科技爱好者也没有研究过任何宇宙相关,但这是我第一次切实的从宇宙、银河这些东西上感到无与伦比的安全和踏实感,在浪漫以外。
想到这就写到这里结束。文艺b的矫情抒发罢了,当然这是戏谑说法如果真有人跳起来大骂,你神经病!文青自嗨!我可能头也不回的就钻回自己的宇宙研究外星人与人类沟通的十种方式了。有人说唐冷漠、说他有朋友却不珍惜,或许我们这类人的内心只想要被理解,不是跟随也不是无法倾听的同行者。如果究其一生也无法做到的话,做一场大梦、哭泣后好好活着是唯一也是最有效的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