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眨不眨”。本文为赵眨眨的原创作品,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更改、或截取;欢迎转发和引用;转载等请联系作者。

《宇宙探索编辑部》是华语影坛不多见的打磨得非常透彻的佳片,也是一部又怪又好玩、导致爱者趋之若鹜却受众不广的“小众”作品。《编辑部》的结构、形式、内容无一不内涵丰富、值得深入解析;但同时,本片的“正确打开方式”却是心无杂念地跟随影片的引导,单纯地体会一种情绪的激荡。

当然,有人看后嗤之以鼻,有人看后懵懂困惑,有人看后深深共情,也有人看后像去了趟游乐园一般激动不已。我认为,《编辑部》是一部“信则灵”式的电影。希望这篇影评能帮你爱上它。

电影简介

《宇宙探索编辑部》2021年10月于平遥国际电影节首映,获得该年的费穆荣誉最佳影片等奖项,可以说是华语影片最大赢家。本片2023年4月于中国大陆公映,与院线观众见面。

(剧透预警!)本片讲述了落魄的《宇宙探索》杂志主编唐志军(老唐),几十年如一日痴迷于寻找外星人。在接收到一个来自宇宙的“异常信号”后,老唐和他的同伴们去四川西部的山村考察。在那里,他们碰到了用“外星人遗骸”敛财的村民、随口吟诗的癫痫患者男孩孙一通、关于再出发的预言等。后来队伍在深山中迷路,孙一通失踪,只有老唐坚持前行。独行多时的老唐处于恍惚,在突然出现的孙一通的带领下看到了宇宙的模样。最后,《宇宙探索》杂志倒闭,老唐想读写给自杀的女儿的诗,却无言地潸然泪下。

一场认清自我的西游记

《宇宙探索编辑部》的英文名Journey to West(西游记)已经揭示了本片的主题,如同本片故事的终极答案DNA,就明晃晃地出现在电影海报上。

DNA,既是片中宇宙的最终形态,也是老唐追寻的亲人之问

从某种程度上说,《编辑部》是一部披着科幻外衣的公路片、一场认清自我的西游记。公路片指的是一种故事主要发生在路上的电影,主角在此过程中解决一系列出乎意料的障碍,体验自己所熟悉的世界之外的事情,并最终完成思想的升华。四百多年前的《西游记》简直就是公路片的样版:一直在赶路(过程)、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事件)、最终得悟成佛(结果)。

因为“天有异象”, 编辑部一行人在几乎无法确定结果的情况下笃定地扎进西南四川。这个简陋的队伍中有意志领袖唐僧(即老唐)、有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即孙一通)、不停发牢骚的猪八戒(即秦彩蓉)、有听任调遣的沙僧和白龙马(即那日苏和晓晓)、甚至还有孙悟空那神通广大的金箍棒(即孙一通手中越变越长的外星人骨头)。

影片中不断用西游记人物的身影来呼应这个意向,不论是精神病院中的西游记演出团队,还是在车窗边一闪而过的街边孙悟空。有趣的是,今年5月份我去四川也在成都街头看到了扮演孙悟空的街头艺人

在西行的过程中,编辑部的队伍历经磨难,风餐露宿,“骗子”遍地,甚至几乎饿死在山上。在这个过程中,老唐脱离“三垢”,以摒弃所有身外之物来戒“贪”,以理解队友的退出来戒“嗔”,以最终放下对“获得”结果的执念来戒“痴”,最后独自一人走到终点,也只能独自走到终点。因为就像所有公路片,看似主角走的是茫茫天地间的路,实则走的是自己的心路

影片最后告诉我们,老唐三十年来如堂吉诃德般对外星生命的追寻,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女儿自杀前对他的疑问:“人类存在于宇宙中的意义是什么?”心理学的哀伤五阶段理论认为,人在面对变故特别是死亡时,往往会经历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和接受。女儿的自杀让老唐的生活从此停滞了,他“不理解、不接受”,长时间囿于“讨价还价”阶段,试图从地球之外找寻意义。他逃避生活,麻木地日复一日。

老唐给精神病人们讲外星人

《编辑部》让我想到了纪录片《故乡之光》,它在英国电影学院的《视与听》杂志2022版影史最伟大电影中排名第243名。在片中的智利阿塔卡玛沙漠,天文学家探究一个过去,观察几百万光年外(即几百万年前)的星系;考古学家探究另一个过去,在杳无人烟的沙漠里找寻历史的痕迹。同时,皮诺切特独裁时期在这片沙漠中建造了集中营,而成千上万受害者的家属们在过去几十年里大海捞针般地寻找着亲人的遗骨,就像搜寻地外信号的天文学家。

截图来自《故乡之光》

老唐无疑也如《故乡之光》般循着对亲人死亡和对宇宙的二元追问,也使得《编辑部》相比《星际穿越》这类以亲情为宇宙奥秘的电影更不落俗套,因为这里的答案是哀伤五阶段终章的“接受”,是放下与和解。当老唐终于以最朴素的父爱包裹了对女儿自杀的自责和挫败感,也就自然放下了对探索宇宙之谜的执拗。他重新开始面对生活。

一场过时的旧梦

《故乡之光》说,地外星系的信号来自过去,只是现在才到达我们;《编辑部》的老唐说,电视机的雪花点,是宇宙诞生时的余晖。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植根于过去。

九十年代的老唐意气风发、受人尊敬;现在的老唐还在做着同样的工作,却看起来神神叨叨、迂腐顽固。被时代落下的孤儿们,因与大众不同而成为了“神经病”。他们固守在自己脑海里的一方小天地,仿佛是《再见列宁》里那位以为柏林墙没有倒塌、东德仍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妈妈。

截图来自《再见列宁》。被挪走的列宁雕像,在东西德之交的过渡时刻,向坚定的社会主义者母亲伸手

前千禧时代是精力爆棚的时代,人们毫无系统、近乎天真地认为一切皆有可能。来自旧时的崇高理想尚未祛魅、科学至上的思维已经来临,于是民科大爆发,气功大会上人头攒动,社会上涌现出众多声称自己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或者制造出了永动机的人。同时,浪漫主义在大批无拘无束的青年人之间喷涌而出,人人爱诗,人人写诗,人人崇拜诗人。老唐无疑是一位理想主义的民科,孙一通更是一位天生的诗人

左图为《编辑部》中的孙一通,右图为顾城。神似啊

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巨大车轮不可阻挡地将旧梦碾碎,绝大多数人都顺应时代过上了市侩而现实的生活。唯有《宇宙探索》杂志的编辑部和与它相关的怪人们,滞留在北京国贸的繁华背后,那个凝固在时间阴影里的筒子楼小院。1999年的春节晚会上,黑土问白云,我这张旧船票还能否登上你的破船;21世纪第二个十年里,老唐困在老旧宇航服里几乎要窒息,都不情愿切割头盔救他出来,仍然固执地认为这个来自旧时代的遗物能有朝一日带他去外太空。

可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个时代的人们已经不太需要纸媒和半阴谋论的“科普”,看路边摊《世界未解之谜》的孩子们也早已畅游在碎片化的赛博信息汤里。草根无法做科研,坐在自制火箭上试图飞天的明朝人万户终究无法达到宇宙第一速度。老唐大概也分不清自己究竟是义和团还是愚公。未能与时代的涛涛大浪一同远去的冲浪手,终究无法在涟漪中前行

坐UFO摇摇车的陨石猎人

一场人类社会与宇宙的对话

一千三百多年前,陈子昂在幽州台一声长啸:“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首诗“蓦地而来,戛然而止……涌来的是无古无今的孤独。(《唐之韵》语)”这种被无尽的时间和空间包裹、突然对自身之渺小震撼无言的感受,大概是每个人在意识到宇宙尺度之大、乃至于人类社会最宏伟和波澜壮阔的变迁都比沧海一粟更微不足道时,那种直抒胸臆的悲怆。

于是,人类社会用迷信、艺术或科学来理解和阐述无法掌握的宇宙奥秘。在《编辑部》中,鸟烧窝村的村民装神弄鬼,利用超自然传说赚钱。然而当罕见的天象出现时,连现实主义的秦彩蓉都开始烧香,即便全然不知主宰这一切的是何方神圣。艺术也是人们调和对宇宙的认知的方式。顶着锅接收宇宙信号的孙一通依靠本能写诗,用逻辑不严谨的词句来传达感受和表达世界。

宇宙功德箱,捐赠520块可以获得外星人腿骨。很难说是迷信还是行为艺术

当然,现在的主流是靠科学。老唐说的好,“艺术作品只是掩盖现实问题的幻想,解决问题还得靠科技”。但当民科陷入狂热时,迷信和科学的边界又模糊了起来。马克思说:“宗教是人民的鸦片”。而对于苦行僧般追寻外星生命的老唐,科学何尝不是他的鸦片。信什么,就会走哪条路,不论是迷信、艺术还是科学。《编辑部》中的岩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世神伏羲和女娲、你我和众生灵体内的DNA、带电尘埃粒子组成的星云、乃至老唐在最后看到的宇宙全貌,都是双螺旋结构。某种程度上,它们是在不同范式下对同一现象的不同解释。《编辑部》走出了科学和唯心这两条并行不悖的车辙

老唐在山洞里看到的双螺旋岩画

探索宇宙也是重新认识人类自己的方式。《第五元素》中,人造(外星)人女孩学习地球知识时,对人类荒诞的一面流泪。《编辑部》的片头也采用了历史影像的蒙太奇,让我们在观影前能回头审视习以为常的社会。这也是老唐几十年来固执地坚持找外星人的理由。堂而皇之的原因是,“找到外星人是人类再进化的唯一方式,让分裂的人类联合起来”;同时电影告诉我们,老唐带着女儿自杀前的疑问,让找外星人等同于寻找自己存在的意义。“我们每个人既是谜题,也是谜题的答案本身”。

当然,在疲于奔命和娱乐至死双管齐下的现今,很多人已经不去想这些宏大的问题。但《编辑部》的观众要“跌倒在地上也不忘记仰望宇宙”,更要“信”。信,才能懂。《绝美之城》中,那位“一眼假”、看似沽名钓誉的百岁老修女,在无人知晓的时刻跪着一级一级爬上了圣梯。德莱叶的《词语》中,天主教家庭和新教家庭相互鄙夷对方不虔诚,唯有小女孩纯粹地坚信爱的信仰,重现了基督死而复生的神迹。

截图来自《绝美之城》。在名利场上,老修女的经纪人夸夸其谈,让人以为她不过是另一个嘴上谈主义心里想生意的神职人员。然而在曲终人散后,这位圣徒被迁徙途中的火烈鸟环绕。

《编辑部》亦然,你要在孙一通说“3、2、1、闭眼”时真的闭眼,然后才能体验日食骤停、预言中的麻雀落满石狮子。这是魔幻现实风格的感受、也是唯心主义者眼中的物质世界、甚至还可以用“科学”来解释。类似于《球状闪电》中的量子玫瑰,因为没有被观测,所以才能维持量子态不坍缩、才存在。

老唐的奇遇难以证实亦难以证伪,甚至可以认为是吃了野生菌子之后的幻觉。但电影院是允许不合理和魔法发生的场所,因此巨大怪兽不顾压强在陆地上暴走打斗,有情人百分百真诚地相爱,精灵和矮人在史诗中并肩作战。那么,老唐也可以真的在川西的密林中看到锈迹斑斑的返回舱,孙一通也可以真的在鱼群般的麻雀中消失。

在密林中,迷路的老唐碰到了一个布满青苔的返回舱,失踪的孙一通突然出现,手握越来越长的外星人腿骨

也许我们不得不以现实和批判的视角看待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但在属于《宇宙探索编辑部》的两个小时里,希望你能把自己托付给幽默、浪漫主义和真诚,并因此获得绝妙的体验。

Enjoy the journey!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眨不眨”。本文为赵眨眨的原创作品,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更改、或截取;欢迎转发和引用;转载等请联系作者。



宇宙探索编辑部(2021)

又名:宇宙编辑部的故事 / Journey to the West

上映日期:2021-10-17(平遥国际影展)片长:118分钟

主演:杨皓宇 / 艾丽娅 / 王一通 / 蒋奇明 / 盛晨晨 / 郭帆 / 龚格尔 / 洛翼云 / 罗娟 / 关云桐 / 王雪怡 / 郎武媚 / 崔丽淑 / 王禹 / 刘琦 / 孙晓晨 / 陈萍 / 宋敬东 / 谭天 / 何力 / 鲜志彬 / 李迪 / 傅春洋 / 唐颖 / 邓皓荣 / 李丹妮 / 张亚萝 / 王耀刚 / 

导演:孔大山 / 编剧:孔大山 Dashan Kong/王一通 Roy

宇宙探索编辑部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