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片名昭示了主创的内心想法:这是一场现代偏执的人找回自我内心真正的觉知和灵性的西游记。
2023年的8月,正处在工作的虚无中的我,从一个城市来到另一个城市,却迟迟没有进入工作的场,而是选择躲在一家Tims里,打开电脑,完成了这部电影后半部的观看,刚好差不多是从试试自伤落满麻雀那里开始的,整个影片的走向和脉络也突然变得严肃和认真了起来。
说个题外话,最近因为刀郎的新专辑《山歌寥哉》的发布,让我得以在时隔二十年后,在告别了学生时代之后,重新一首一首、一个字一个字地认真听完一张专辑里的每一首歌。而这次音乐之旅,给我最大的体会就是:“意向”。
无论是在音乐里、电影里、文学里,意向都是连接观者与作者之间的重要桥梁,也可以说是作者留给观者的解码线索。举个例子,在《花妖》中,褐衣红和腰上黄,就是一个清晰的意向,表达了一对社会地位悬殊却又彼此深爱而不得不双双殉情的痴情男女的意向。而在《镜听》这首歌里,电吉他和有力的唱段,也恰恰就代指了丈夫为了早日见到心爱的妻子,星夜兼程,跨越崇山峻岭的意向。
同理,看完这部《宇宙探索编辑部》,静下心来再串联一遍所有的情节和画面,我发现整部电影其实是以唐志军走出偏执,走回人间,与逝去的女儿之间达成和解作为隐形主线的。这条线被导演埋得有点深,镜头本身就比较晃,切换也偏快,而主剧情又是顺着寻找外星人来推动的,,所以唐志军和女儿的这条线就相对隐晦。但是结尾处,他为了女儿写诗,却泣不成声,说明他现在顿悟的、当下最在乎的,就是自己对女儿的爱。从这个结尾反观回去,小红帽开的儿童车、孙一通读的《新华字典》、晓晓手里抱着的熊猫公仔、会自己长长的外星人腿骨vs多次闪回的记录女儿从小到大长高的墙上的刻度...我愿意称之为都是唐志军在潜意识里对女儿的思念、爱,和试图理解和原谅的想法(他们在出发的路上,他说起自己的女儿自杀时,只说了一句:“不理解,不原谅”。)
而到了山洞里以后,可能是受到孙一通联系的外星人的力量的加持,也可能是他问出“人类在宇宙存在的意义”(女儿提出的问题)一直盘旋在脑海里突然有了顿悟的契机,从孙一通走了以后,他豁然开朗了。他大约似乎自己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人类在宇宙中存在的意义,就是爱,是包容,是创造,是继续向前。关于继续向前,注意到唐家里的加湿器和单位里是同款,是不是暗示他和财务大家走到了一起?不确定。
所以唐志军看到的宇宙的真相,就是类似DNA双螺旋结构,我把它理解为同样的意向:纠缠的爱,螺旋向上的延续。
一路追寻,他终于找到了自己。正如那句话所说:外面没有人,只有你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