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上映的时候我就去看了。朋友很有先见之明地建议我们后排落座,加上我平时也不怎么晕车,对于通篇摇晃的镜头没有特别大的感觉。周末在家里用投影二刷了一遍,一开始想加快进度用了1.25倍速,不行,真的被晃到产生头晕的不适感。后面乖乖把速度调回正常才看完。
我一向都有二刷,甚至N刷的习惯。但时隔4个月完整地看一遍,是比较少的。不过抱着去挖彩蛋的念头去看,还是发现了一些幽默。我记得的大概就是:
老唐家厨房玻璃上有“喜”字撕掉后残留的胶水印
编辑部的牌匾有可能是从天花板拿下的木板做的
王一通会往头上的锅“啪”地戳圆珠笔(很可爱,谁懂)
(而且看起来就很好用的样子,我也想试一下)
最后他的锅被老唐捡回去种绿箩了
拍婚纱照的时候大家是没有笑的,但是最后裱的画里是笑的
秦彩蓉好像很喜欢粉红色,还有她叫老唐闭嘴的时候,英文翻译是zip
一生追求“科学严谨”和“确定性”的老唐最后给女儿写了诗
而我全片最喜欢的一段,也是我在短评里说的,老唐骑驴的那一段。这个执拗而脆弱的中年男人,闪躲着镜头然而却对世俗带着一丝不恭,很明显地,他不快乐。或者说他主动割舍了快乐。
他拿着那根冰冻的胡萝卜,笨拙地骑到驴上,开始奔跑的时候,是第一次笑了。我也跟着他笑了,然后默默地流泪。那是类似死去的梦想回光返照一般的感受吧,我想。
这部片的内核很俗,无非是困在失去女儿悲痛里走不出来的父亲,借由寻找外星文明的机会,问出那个宏大而空洞的问题:人类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电影最后也给出了回答,人们终极一生向外探索,其实人存在本身,已经是问题的答案。这并不影响我对这部片子的喜爱,可以说我好久,或者是从来没有在院线电影看到过这么有意思的表达。
首先它奇怪,然后无聊,甚至让人摸不着头脑。云里雾里的取景地,要盯着字幕才能听懂的四川话,不合时宜出现的诗和恢弘的弦乐,摇到让人吐的连环镜头……喜欢的人很喜欢,不喜欢的人骂声一片,我都能理解。
不踩红线,不谈情爱,把眼光放到宇宙和渺小的个体本身,我觉得团队找到了一个很巧的话题点。我想,等时间过去很久,可能我都忘记剧情了,我仍能想起电视里的雪花点是浪漫的化身,或者路上能遇到一个宇宙功德箱,我会往里面投个5块钱(520就确实太奢侈了点)
也许我们未必能吃到胡萝卜,但愿,不失去奔跑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