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看之前就听说了太多好评,所以反而没有很被惊喜到,但还是很好的片子,自成一种气质。每个演员都很好。那个大姐格外地好。
真的!农村的部分拍得太好了,那个编辑部大姐我觉得是演的最好。这个演员真的,我觉得得拿影后才对得起那浑然天成的演技。那个骨头变长的设定,那种一路疯魔的设定,我都很喜欢。各个角色我也都觉得特别好。但是等到大结局,我只是有一点小小的震撼,反而对唐老师这个角色爱不起来,还是同情居多。这好像也是两极分化的两个方向。一种方向会被这种执着的追寻打动,最后走向敬佩,另一种方向就是觉得,宇宙探索最后落到爱,是以一个民科的故事,以一种毫无科学精神的追寻,以一种看似荒诞的拍摄,去掩盖家庭中他们的人生中更多根深蒂固的落后的东西,包括可能一直是缺席的父亲,从没真正关心过女儿啊之类。是的,所以我就有点觉得,这部剧的立意其实很蹩脚的感觉,它在形式上做到了我心中的五星,那种农村民科荒诞,那个喝酒醉成那样的那日苏,不太说话就出发的女孩,骂骂咧咧的大姐,不停摔倒的孙一通,都是形式上的满分。
但内容上,最后却给人一种隔靴搔痒,用一个奇幻结局掩盖了什么的感觉,好像一份私人的止疼剂,为的是给老唐一次酣畅淋漓的痛哭。因为一旦是后者了之后,就没法被那种执着打动了。就有点像,你认为一个人恋爱脑上头后,你就很难被她勇敢追爱的过程打动。只会觉得可怜。但我明白,如果到后半段去深挖老唐和女儿的关系,是很可能变成一个亲子关系的剧,很扎心的。所以我还是会倾向于把女儿这一点去掉。因为我认为整部电影其实想问的是“我们人类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个由老唐发问合适,甚至由老唐一个抑郁症去世的朋友发问都合适。但被安在“女儿”身上,就会不一样,就会去猜想,女生是不是包含了一些控诉,是不是在发送一句对父亲的质询“你一辈子搞民科,意义是什么”,然后才是女儿自己的存在主义危机。
而且最后的痛苦,我们根本无从得着,女儿究竟是否真的有存在主义危机。我们甚至还会开始怀疑,老唐是真的有存在主义危机呢?还是他只是需要一种方式来释放这种失去女儿的创伤。如果女儿没死,老唐会不会其实就浑浑噩噩过一生,虽然民科,但不执着,真正一事无成的人,唯一的生活可能就是被各种骗子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