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弹专家2这部电影是我最近看过感触最大的一部电影,所谓的感触并不完全是影片中的场景,剧情,而是潘乘风(刘德华饰演)这个角色给我带来的感触;

潘乘风角色的性格

潘乘风的性格:一个非常想要成为英雄的一个人物,或者说想要在拆弹上面成为绝对的王者;导演从几个场景来阐述;

1、电影开篇第一次的拆弹任务,潘乘风为了让手握手榴弹小女生放心,违规操作脱下防爆服并接过手榴弹的行为(这个行为确实非常英勇,但是还是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2、第二次潘乘风和 董卓文刘青云 饰) 一起去执行拆弹任务, 任务中发生了意外爆炸,潘乘风失去了他的左腿 ,潘乘风为了能重新回到警队前线工作,以超出常人的训练达到了体能标准,但是警队的制度仍无法接受他一个残障人士回到警队前线

3、潘乘风在警队表彰其与董卓文英勇事迹现场,上台拉上横幅说警队“用完即弃”等字眼希望引起关注,达到自己能够重返警队前线的要求;

看到这些行为觉得都挺酷的,而且也非常热血像极了一位英雄对旧制度不和时宜的对抗(符合我自己以前心目中英雄的形象);在这个性格的基调下面,我看过去所谓的“复生日”只是潘乘风个人的“复生”

潘乘风的“复生日”-自私的英雄主义

潘乘风无法接受警队以“残障人士”为理由拒绝其归队到前线进行工作,这对于有强烈英雄主义的人是无法接受,因此做出了各种过激行为,在警队表彰大会现场举横幅抗议、与好友争吵分道扬镳,与深爱女友争吵分手,潘乘风和女友车上有一段片段给我映像非常深刻:女友希望他去看心里医生,并且也觉得他不再适合前线工作了,潘乘风愤怒说到“信不信我造一个炸弹出来,拆给你们看”,这句话我觉得是潘乘风对这个世界制度最后的反抗;

潘乘风开始在“暗网上寻找同道中人”,找寻到了很多通用对社会愤怒的人士,他将他们所有人集合在一起,并且由他策划在香港机场引爆核弹的计划,称作为“复生日;不过不幸的时在前期执行计划的时候,潘乘风因为一次爆炸失去了记忆并被警方抓获,警方掌握了其组织预计在香港有恐怖大动作,潘乘风前女友提出由心理师专家给潘乘风植入一些碎片记忆,然后告知其是警方派出去的卧底,希望借助潘乘风进行破案。

因此潘乘风醒来后成功逃出了警察的监管,并且逐渐恢复意识经历了自己的身份从通缉犯->警察卧底->恐怖主义的快速转换,最后选择了继续以警察卧底的身份制止这场由自己策划的爆炸,因清楚知道爆炸地点和时间,潘乘风在非常短时间内非常冷静的引导警队制止了恐怖主义计划,并且在最后英勇的以自己的生命炸毁大桥,核弹在大海中引爆,成功拯救了数以万计的生命,成为了一名英雄,完成自己英雄主义的”复生“,并且也做到了“信不信我造一个炸弹出来,拆给你们看”这样的结局。

看完以后我觉得这场爆炸命名为“复生日”,其实就是潘乘风自己的复生,结局也是他自己的英雄身份复生了;为什么潘乘风庞玲(倪妮 式)最后要求心理教授删除自己的记忆,因为也许只有她一个人知道,潘乘风虽然成为了英雄,但是其实是以巨大代价来完成的;希望删除后续记忆,就让自己停留在最初的美好即可。

感触良多

警队反对潘乘风去前线一定是其不符合标准,毕竟潘乘风在服用神经性药物(因为神经性颤抖不受人的意志控制),但是潘乘风不知道这一点,也不愿意知道这一点;(自我想法为上)

好友和女友都应该是尽了全力去帮助他,无论在归队,接下来的生活上,但是他觉得这些感情和他自己的英雄主义比起来都不值一提;(自我理想为上)

最后策划了一场以数以万计的生命为赌注的游戏,实现了自己英雄的结局;(自我实现为上)

这种极致的想证明自己,甚至去挑战科学和人情的生活态度;让我想起了李诞在奇葩说说的一句话“就是哪些为了自我实现并且不计后果的人,频频让世界陷入大火之中”

如果是以前的自己一定会觉得潘乘风好坏难说,但现在的我觉得潘乘风就是一个自私的人,以“影”为鉴,过好自己的人生。



拆弹专家2(2020)

又名:Shock Wave 2

上映日期:2020-12-24(中国大陆) / 2021-02-18(中国香港)片长:121分钟

主演:刘德华 / 刘青云 / 倪妮 / 谢君豪 / 姜皓文 / 吴卓羲 / 马浴柯 / 黄德斌 / 郑子诚 / 洪天明 / 袁富华 / 刘浩龙 / 凌文龙 / 赵永洪 / 蔡瀚亿 / 张竣杰 / 张扬 / 

导演:邱礼涛 / 

拆弹专家2相关影评

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