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写过影评,朋友在空间的影评和今天看的《拆弹专家2》让我一下也想凑一波热闹。
我在这里正式宣布,最佳年度港片——《拆弹专家2》,年度金像奖得住——刘德华
首先不得不说,情节构思我直呼太赞了,无论一波三折还是这其中的过渡,我觉得是非常自然的,不会有一丝突兀感,因为仔细想,你真的会设身处地地去理解潘乘风的所作所为和看似天翻地覆的人设改变。但在人设改变的过渡阶段,如果能再凸显一下潘乘风内心深处的煎熬感,无力感,纠结感,我觉得可能会更好。
人物刻画的话,我觉得每一个人都淋漓尽致了。潘乘风从拆弹专家变成恐怖分子,那不仅仅只是因为制度框架下理想被禁锢,还有许许多多讲不清楚的东西——一起出生入死的警队队友董文卓对他的态度的转变;甚至是女友怀疑他心理障碍,对他的不理解;强烈的自尊感与偏执使他不愿意受到残疾人士的对待。庞玲,一个刚柔并济的女人,她和潘乘风的感情戏,虽然个人认为两个人不是很搭,但还真的挺在点子上的,她在执行抓捕潘乘风的任务时,拥抱的那两滴泪水;以及她慌证潘乘风是反恐组织的间谍,这是她处于对他爱的自私,是偏爱,感慨一句,也许世间百态,这些人性的弱点也让故事更加感人,也让情感更加多姿。
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点就是,潘乘风在被炸失忆并且潜逃以后,拿到电话第一个打给的是女友庞玲,这让我想起那句话“这世间上我什么都不记得了也可以,唯你除外”。医生说他失去的是陈述记忆,只有程序记忆还保留。这是怎样的情深意绵才让爱她已经是大脑的程序记忆啊。可能是我肤浅,所以对情情爱爱印象最深刻。“信我你是拆弹专家,不信我你是恐怖分子”
最后动作戏,打戏,真的超燃超爆,触目惊心,扣人心弦,真的我的心在跟着每一次打斗在颤抖,医院里,街市上,干脆利落,很爆,完全超越传统意义上港式警匪爽片,视觉冲击和精神享受在这里实现了完美统一。
此外,里面提到的几个点,警察制度、残障人士的歧视、心理问题的对待……融入大背景中,让我觉得蕴含的人文关怀人文感情十足。
刚刚看了一圈解析,如果说导演邱礼涛的隐喻是想表达:香港如果要“二次回归”,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需要一个内地人来灌输一套新的记忆,需要忘却自己遭受过的不公,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才能重新被这本该被摧毁的制度所认可与接纳。 如果这是邱礼涛的愤怒和哀伤,那我真的封神了。这个思路还挺别致。
最最后,还想吹一下刘德华,真的TM影帝就是影帝,演技真的没得说。我可以想象饰演一个瘸腿的拆弹专家是多难。一个生活中的残疾人,他多半不想让别人知道他是残疾人。但刘德华在饰演残疾人的过程中,又不得不让别人知道,他是一个残疾的正常人,但作为拆弹专家他又要演的像一个正常的残疾人。但是刘德华所饰演的潘乘风这个角色却又不想让别人知道他是一个残疾人,在千方百计地证明自己可以不是残疾人。以及,心理活动表现的淋漓尽致,虽然从好到坏再到好,几次波折反转,但他每次行动的时候没有半点犹豫,因为“我没有疯,只是痛”,因为他叫刘德华,他是章在山,更是潘乘风!
“还能继续完成任务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