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的姐姐》这一档节目不知不觉已经走到了第四季,从初舞台到一公再到如今二公,我硬着头皮看到了现在,说实话使我看下去的动力完全是有几位我颇有好感的姐姐,但是整个节目设置来看,还是姐姐表现来讲,《乘风2023》(以下简称《浪姐4》)属实差强人意。

《乘风破浪的姐姐》(以下简称《浪姐》)这节目的出现放在整个内娱来讲,还是一个比较炸裂的存在,在这档节目出现之前我就在微博看到有网友提出了这样的想法,不得不佩服芒果确实攒出了这么一个局,第一季在如今看来依旧是非常精彩的一个节目。随着节目的热播,芒果也推出了性转版《披荆斩棘的哥哥》,依然虏获了一大片观众的芳心。《浪姐》经历过了第一季的火爆、第二季的糊穿地心、第三季的回归大众视野,终于来到了第四季。《浪姐4》纵向与前几季相比也好,还是横向和《披哥》相比,都是无聊且亮点较少的一季节目,这节目会不会就暂停,还是会持续做下去,也不得而知。

关于舞台设置和呈现效果

作为一档以舞台竞技为主的节目而言,舞台上的表演以及最终呈现的效果无疑是重中之重。无论是《浪姐》还是《披哥》几乎每一次都能给人带来十分精彩的节目表演(除了《浪姐2》,几乎没有出圈之作)。《浪姐1》里的经典舞台之作《大碗宽面》《FLOW》、被人嘲乱成一锅粥却意外出圈的《艾瑞巴蒂》、每每想起依然会有画面的后妈茶话会组合《女孩与四重奏》。《浪姐3》的《山海》《梦中人》《野蔷薇》都是被节目粉丝捧上高位的舞台表演。相反《浪姐4》两次公演唯一给观众留下的只有一首《花海》。

谭维维&王心凌《山海》

造成这样的结果有两个,一个是舞台总监(你都不知道我有多想阿ken老师)和音乐总监的误判,例如二公《带我去找夜生活》就是典型的舞台总监的严重失误,水舞台搭上床垫,最终五个姐姐躺下去的俯拍,床垫上都布满了水渍,一点都不美观。一个是姐姐们自主想法的缺失(这部分下文细聊),每次公演前节目组其实都会和姐姐们进行表演上的商讨,在这一季真人秀部分几乎都没有将这一部分编到正片当中,这一部分最为凸显的是《浪姐3》和《披哥》,无论是郑秀妍要求的伴舞数量以达到最终舞台呈现效果,还是张智霖直接把婚礼现场搬到舞台上颂出别样的《无与伦比的美丽》,真人秀大多数都在与节目组在定夺节目的最终呈现。

张智霖《无与伦比的美丽》

看了《浪姐4》的我又重温了第一季和第三季,发现第四季真的好有钱,大多数的钱就花在了舞美上了,这一季的舞台呈现更像是《披哥》有着花里胡哨的舞美,作为带有女团性质的节目,我在这一季的表演中没看到“团”的呈现,反而像是几个人配合着把一首歌唱完或跳完了。唯一让我觉得有女团感的《叮叮当当》却有着十分华丽的舞美设置,更别说《龙拳》这种完全靠舞美加分的表演了。

Ella&Chipu&张嘉倪&吴倩《叮叮当当》

多人表演,尤其是打着女团表演的旗号,那么团内队形的变换也需要着重关注,团队内的人员走位更能够体现出这个团的默契程度和练习程度。然而在这一季的表演当中几乎看不到走位,或者说有走位但是十分生硬或是几乎没有女团变换的感觉。就拿《叮叮当当》为例,四个人的位置几乎不变,只是有了个齐舞的概念。当我重新看《艾瑞巴蒂》的时候,我发现七个人尽管前期事儿多,但是最后的表演却意外的默契,C位轮流且流畅换位,就算是《女孩与四重奏》只有三个人也实现了队内走位。其实最大的问题还在于表演的舞台真的太大了,这么大的舞台导致姐姐们的表现难以凝聚在一起。

关于嘉宾选择

《浪姐》这节目能够给艺人带来多大的效益,一个王心凌足以告诉整个娱乐圈的女艺人,所以其实来上这个节目的姐姐们无非就是翻红罢了。每一季都会选择三十多位30+的女性艺人来参加节目,最终选出一定的名额“出道”,我不介意28岁的吉娜来参加这个节目,我也不介意最后一定出道的是谁,因为大家都清楚“出道”无意义。

这一季的姐姐没亮点吗?也有,Ella带着回忆杀而来,谢娜带着争议话题而来,蔡少芬带着搞笑因子而来,也是他们仨成为了这档节目最开始的小爆点。但是其他姐姐呢?我们从舞台表现和真人秀部分来捋一捋往季姐姐和本季姐姐的区别。

真人秀部分:本季少了话题度讨论的姐姐,或许有人会发问,谢娜和徐怀钰在这一季有很好的话题度了,但是二者的话题度围绕着的无非还是舞台表现,一个是表演用力,一个是表现划水。在真人秀部分,谢娜是我们的老熟人,我们能够很清楚地知道她在真人秀里的表现(尽管如此,目前为止还没看到谢娜发挥出其以前的搞笑能力)。回看第一季,有着观众们清楚,连艺人自己也清楚的“作”精,伊能静、张萌、黄圣依,还有能够贡献无限话题讨论的张雨绮、宁静,在真人秀部分,这些女人混在一起就会让观众们心里捏一把汗。并且,第一季在真人秀部分真正地做到了让大家融为一体,我依稀还记得初舞台后大家回到宿舍一起吃火锅,一起玩耍,miss A短暂合体引起姐姐们的尖叫。

舞台表现部分:本季少了实力创作型的姐姐,在这一季的嘉宾当中,真正能够称之为纯vocal歌手的仅有孙悦、Ella、汪小敏、陈冰、许婧韵、刘惜君、a-lin,并且这些歌手都并非创作型歌手,也就是说歌怎么编、我就怎么唱。可以拿《浪姐3》的于文文、谭维维、刘恋、赵梦这四位做一个对比,这四位是很清楚也很明白如何对一首歌进行二度加工、再度创作,所以能够让观众觉得歌人合一,而不是简简单单表现了一首歌而已,这也就是我上文提到的自主想法缺失。与此同时,实力舞者也严重缺失,本季的大多数姐姐貌似在跳舞这方面天生缺条筋,但是本来能够带人练习的姐姐也少,只有amber和谢欣,难以带动那些缺筋的姐姐们。第一季女团出身的王霏霏和孟佳能够带动着还不算太差的姐姐们,还有第三季唐诗逸和朱洁静也能够带动着原本就是唱跳歌手的姐姐。简单而言,这一季的姐姐演员占比太大,还有国际姐姐的语言关问题,导致最终呈现不尽人意。

关于主题

第一季的横空出世一直贯穿着一个主题,就是30+的女人“乘风破浪,逆风直上”,并且在节目中姐姐的表现确实符合这样的主题,无论是宁静嘴上的矮子,行动的巨人,还是郑希怡、万茜断胳膊断腿也得上台唱跳,都能够看出来姐姐们互帮互助、突破自己,似乎她们就是抱着一个成团的梦想过来。

此后两三季都难以有第一季那种精神头,尤其到了这一季,“大美中国、乘风而上”,怎么去解读这么一句话,邀请了多位国际姐姐来欣赏了我们大美的中国,怎么个乘风法?就是乘着前几季姐姐打下的节目热度而上。貌似跟姐姐们打破年龄、突破舒适区这些都没有关系了。

“成长”主题在目前这一季还难以体现出来,我就单纯拉出一个人来谈一谈“成长”——吴昕。

初舞台的吴昕

在《浪姐》之前,大家对于吴昕的印象肯定就是停留在《快乐大本营》中那个肢体僵硬、五音不全的小女孩。但我有幸地注意到了吴昕的其他节目片段,发现吴昕其实在唱歌上算不上跑调,只能说大白嗓而已,在《大本营》里碍于自己的节目定位,只能以绿叶的形象去凸显嘉宾。

但就是在大众对于吴昕的印象停留在一个0的基础上,吴昕真正做到了逆风直上,乘风破浪。一公《艾瑞巴蒂》中吴昕是最合适女团这一标准的,二公开始尝试了rap和一字马,此后又挑战了戏腔、单手翻跟头等等,在吴昕的身上我真切地感觉到了她的蜕变,也就有了海涛来客串主持那一场二者抱头痛哭的画面使得观众们频频感叹。如果说要在第一季挑出最具有“浪姐精神”的代表人物,吴昕当之无愧。

除了整体节目的主题外,每一次公演的主题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选歌也好,舞台设置也好,与此次公演的主题没有半毛钱关系,甚至主持人的串词和结束词都没有提及公演主题,以《浪姐4》二公前选歌VCR,提及一大串“白天”“黑夜”,我甚至不明白与公演有哪门子关系。

最后

从《乘风破浪的姐姐》到《乘风破浪》再到《乘风》,节目名称一直在做减法,节目公演模式倒是一成不变,舞美也愈加复杂,赛制更加一头雾水,这也芒果长年以来的通病——“伪创新”。

这一季的《浪姐》从初舞台开始,哪些人会淘汰、哪些人会出道,观众大多也都能悟出个一二三,困在“回忆杀”里的《浪姐》何去何从,节目组也应当在观众的呼声中慢慢的改进。



乘风2023(2023)

又名:乘风破浪4 / 浪姐4 / 乘风 / 乘风破浪的姐姐 第四季 / 乘风破浪的姐姐4 / 乘风破浪·大美中国季

主演:陈嘉桦 黄丽玲 孙悦 刘惜君 美依礼芽 汪小敏 谢娜 唐伯虎 瞿颖 许靖韵 刘逸云 龚琳娜 刘雅瑟 谢欣 李彩桦 曾可妮 徐怀钰 陈冰 张嘉倪 卢靖姗 贾静雯 蔡少芬 秋瓷炫 朱珠 織部里沙 吉娜·爱丽丝 陈意涵 吴倩 吴优 江海迦 赵丽娜 王佳宇 芝芙 李莎旻子 黄晓明 

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