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不读历史的人,也知道罗马帝国,但我们多数人都不知,在帝国之前,罗马曾经有过共和。HBO的剧,不缺血腥,不缺情色,而帝国的前奏,就在这样的血腥与情色交织的欲望中展开。罗马剪辑的是这么一个片段,从凯撒与庞培的决裂,到屋大维走上权力之巅。两条相互交织的线,一条是在贵族凯撒庞培布鲁图安东尼屋大维之间开展,另一条则是平民波罗和乌瑞纳斯,前一条充满欺骗与背叛,后一条则是充满信任的友谊,间或有分歧,更多则是温暖。
还想说说几个人物的一些看法。
布鲁图,整部剧里面,除了众人都喜欢的波罗和乌瑞纳斯,布鲁图算是一个我喜欢的人物,在上层社会的众多人物中,只有他身上还看到一些信仰的痕迹,其他那些口口声声共和的人,觉得更多是一种权力斗争的借口,这从他第一次离开罗马的纠结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凯撒一直是他最忠诚的朋友,而且他的母亲是凯撒的情妇,于私,他没有任何离开的理由,但因为对共和的信仰,使他最终选择了离开。而后战败投降凯撒,对凯撒的刺杀的策划,他一直都是在痛苦的纠结着,直到最后的自杀式行为,才看到了他的解脱。
塞维利亚,说完布鲁图再说说他的母亲,塞维利亚在整剧里戏份颇重,因为他是凯撒的情妇,又是布鲁图的母亲,而她也是这部剧里很悲情的一个角色,其实客观讲,她是很宽宏的,即使遭遇凯撒的背叛后,让她埋下了复仇的火种,但她的复仇理念就是冤有头债有主,不会牵涉旁人,一直对准着凯撒和阿提亚
西塞罗,一直以西方大哲的形象留存在我的脑海中的,虽然一直未曾拜读过他的著作,然而这部剧中的西塞罗却大大颠覆了我对他的印象。未读过罗马史,不知道真正的西塞罗是怎样的形象,就本剧而言,除了在最后被波罗处理之前,其他时间他的行为简直就是跳梁小丑,算是本剧我最讨厌的人物
屋大维,在第一季出现时,他就表现了超越年龄的智慧,对政局的把握洞察那么睿智,也表现出一股盛气凌人的气势,即使面对救了他的波罗,也要把贵族的架势摆足,虽然他心里是很尊重波罗的。这是他在上半场的表现,而下半场才是他的重头戏,不过换了演员的下半场我倒是有少许失望,觉得气场好像没那么足。
阿提亚,屋大维的母亲,真不明白要是按遗传这种白痴怎么把屋大维这种天才给生出来的学。阿提亚是个充满嫉妒心的恶毒小妇人,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但明显缺乏了出身贵族家庭的那种深谋远虑的头脑,而且立场改的比谁都快,除了一颗恶毒的心没发生什么变化,这点与塞维利亚对比强烈,她的行为连儿子女儿都看不过眼。
埃及艳后,一直都在盼着埃及艳后的登场,看看一个迷倒凯撒和安东尼的女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这个演员选得很让人失望(与期望不符吧),虽然整部剧中没有什么惊艳的美女,我觉得最漂亮的是乌那瑞斯的老婆。不过埃及艳后的形象真的偏离想象太远,一点女人味都没有的欧版春哥,她让我第一个想到的是卡百利的主唱Dolores
回头还想说说共和与帝国,前几天无意看到央视播放的一个纪录片,讲的是西方历史的名将,讲到了汉尼拔与罗马的战争,做为西方四大名将,汉尼拔让罗马很头痛,后来终于出现了一个能与汉尼拔抗衡的人了,名字我没去记,不是说他的军事指挥能力多牛,而是他能够采用正确的战略抑制汉尼拔,然而由于长时间把军权归于一人管与罗马的制度相冲突,最终还是没能坚持。虽然大家知道是正确的且甚至是唯一正确的抑制汉尼拔的策略,但例不能破,也算是共和的理念深入人心的一个例子吧。可以说凯撒动摇了共和的根基,而屋大维终结了共和,也开启了帝国的序幕。

罗马 第一季Rome(2005)

又名:罗马 / 罗马帝国

主演:凯文·麦克基德 Kevin McKidd/雷·史蒂文森 Ray Stevenson/塞伦·希德 Ciarán Hinds/肯内斯·库兰汉姆 Kenneth Cranham/凯瑞·康顿 Kerry Condon/波利·沃克 Polly Walker/杰姆斯·鲍弗 James Purefoy/伊恩·麦克尼奇 Ian McNeice/托比亚斯·门基斯 Tobias Menzies/琳赛·邓肯 Lindsay Duncan/卡尔·约翰逊 Karl Johnson/戴维·鲍姆伯 David Bamber

导演:迈克尔·艾普特 Michael Apted/Allen Coulter/Alan Poul编剧:Bruno Heller/William J. MacDonald/约翰·米利厄斯 John Mili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