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不清现实与想象么。
很难说,精神分裂对纳什而言究竟是好还是坏的存在。
查尔斯于纳什而言,可以说是另一个与自己完全相反的存在,是心里的欲望以及渴望,他自称浪子,爱笑,一上来便自然地与自己破冰,他说他讨厌数学,觉得数学无聊,这些,全是与纳什相反的一面。与此同时,查尔斯在纳什孤独的时候陪伴着他,在纳什绝望的时候鼓励他,在他成功的时候为他高兴,为他喝彩,他陪伴着他,拥抱着他,天才也是需要朋友的,不是吗?后来出现的帕澈,是纳什对荣誉的向往,是他人对自己肯定的渴望,他下达命令,纳什执行,在追求中越发后怕,直到崩溃,帕澈是里面最具有攻击性的,直面纳什的内心深处,压迫着他。那个小女孩,可以说是纳什对亲密关系的渴望,是他笨拙的心里也想拥抱的爱。
我们可以发现,这三个角色出来时,纳什都很自然的与他们接触,没有任何的障碍,十分自然地便与他们沟通。尽管如此,我也是到后来纳什被关到医院时,才发觉有些许不对劲,那个放荡不羁的浪子室友,从来没有和其他人接触过,就连纳什论文获奖及结婚那天也没有来过,那个可爱活泼的女孩,多年以来一点都没有变化,那个严肃的黑衣男子,一直下达命令,为国工作的他,全都是纳什幻想出来的么,好悲伤。在纳什人生中有着重要影响的人,陪伴着他的人,居然是他所幻想的。
影片的后半段,给我吓得不轻,节奏变快,在纳什的恍惚不清现实之间,我的一颗心也在上下跳动,担惊受怕。那些温暖的存在,让我甚至感到害怕,毛骨悚然。不知道,纳什是怎么度过那段时光的。幻想与现实。
幸好,幸好,还有女主在,那个爱纳什的古怪的女子,那个在纳什担心被抛下时轻柔地吻上他唇的人,那个在得知他生病后,还依然陪伴他的妻子,那个,拉着他走出黑暗的人。所幸,有她在。
“幻想与现实,这又有什么呢,其实大家都会被一些自己想象而来的事情束缚着”影片好像是这样说的,大致吧。
我也很难评价这个故事究竟想表达什么,表达精神病患者的痛苦?表达爱情的伟大?表达不论是什么阶层的人都有自己的不愉快?表达,我们都有被爱的权利,不论我们是怎么样的个体?表达,知识的伟大。
刚刚看了个影片外的普及,说现实里他们的爱情并没有那么干净,那个她甚至一得知便离开,而纳什由于精神原因耶失去了很多获奖的机会。好悲伤,立于影片中现实的更现实的存在,真正的世界依旧比影片残酷。我现在就是,处于一个对人生的迷茫,对人类的后怕,对自己三观建立的担心,我也怕那些网络故事污染了自己的眼睛、耳朵,乃至心灵,我怕,我再也不相信爱情,不像曾经那般因为喜欢的人不喜欢自己的害怕,也不是像以前一样害怕自己再也喜欢不上别人,我是怕,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纯洁的爱情,怕就算有也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我怕婚姻就是坟墓,怕那个人的不忠,怕他的不爱不付出,怕矛盾与吵架,怕以后的生活,根本不如心中所愿。
而影片里,也有描绘很多人排挤纳什,嘲笑纳什的画面,但当他站上得诺贝尔奖的台上,全然是欢呼,不禁这样想,人们对一个人的爱,并非是全然无缘故的,爱他什么的,爱的,是他所做出的成就,他身上带有的品质,是不是都要带着附属条件呢?但我们反过来象,尽管她已然是个学识渊博的大学教授,依然有人嘲笑戏弄他,因而我们也可以知道,人一生中,爱自己的和厌恶自己的人,都会存在,不论你优秀与否。
零零碎碎地写了很多,其实没有很中心的观点,大抵是文章不成体系了,就当作是一篇观后感或者随笔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