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关于数学家约翰·纳什的传记电影。
真正让约翰·纳什名声大噪的是他在1994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由于他与另外两位数学家在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分析理论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对博弈论和经济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而获得的。实际上在1950年,约翰·纳什21岁的时候,他就已经在他发表的博士论文里提出了纳什博弈理论。可以说,他是一个天才。
但也因为他孤僻的性格,在外人看来他一直是有些疯疯癫癫的。在1958年,纳什因为精神失常,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并送进了精神医院治疗。后来陆陆续续地短暂恢复、又重新复发,多次进入不同的精神病院治疗。甚至因为精神分裂,他多次与荣誉性奖失之交臂,几个几乎要授予他的奖项最终都因为他的病状而放弃了。
也多亏了这部影片,让我更加深切意识到精神分裂症的可怕之处。
根据百度百科,精神分裂症(也被称为思觉失调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的慢性疾病,多在青壮年缓慢或亚急性起病,临床上往往表现为症状各异的综合征,涉及感知觉、思维、情感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
精神分裂症基本分为以下六种类型:
(1)偏执型这是精神分裂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以幻觉、妄想为主要临床表现。
(2)青春型在青少年时期发病,以显著的思维、情感及行为障碍为主要表现,典型的表现是思维散漫、思维破裂,情感、行为反应幼稚,可能伴有片段的幻觉、妄想;部分患者可以表现为本能活动亢进,如食欲、性欲增强等。该型患者首发年龄低,起病急,社会功能受损明显,一般预后不佳。
(3)紧张型 以紧张综合征为主要表现,患者可以表现为紧张性木僵、蜡样屈曲、刻板言行,以及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冲动行为。一般该型患者起病较急,部分患者缓解迅速。
(4)单纯型 该型主要在青春期发病,主要表现为阴性症状,如孤僻退缩、情感平淡或淡漠等。该型治疗效果欠佳,患者社会功能衰退明显,预后差。
(5)未分化型 该型具有上述某种类型的部分特点,或是具有上述各型的一些特点,但是难以归入上述任何一型。
(6)残留型 该型是精神分裂症急性期之后的阶段,主要表现为性格的改变或社会功能的衰退。
约翰·纳什曾被诊断为有着严重的精神分裂症,从电影中他的症状来看,他似乎患的是偏执型兼单纯型精神分裂症,具体表现为他在研究生开始就产生妄想,且性格孤僻,不善言辞,社交能力差,并有幻听、妄想等症状。
或许也正是因为他的孤僻,让他臆想出那么多的幻觉,妄想出了三个人物来陪伴他,毕竟孤僻的人也需要陪伴。
他妄想出了一个浪子室友Charles,他一直默默陪伴着约翰·纳什,是一个一直陪伴着他、鼓励他并在任何时刻都能表示理解的人。
他还妄想了一个浪子室友Charles的侄女,这个小女生天真烂漫,会对John Nash要求抱抱举高高。或许在他内心,他认为他是强大的,是能够为他人提供保护的,他希望有人对他是有依赖的。
另一个他妄想的人物是一个自称供职于美国国防部的Parcher,他要求约翰·纳什为美国效力,致力于破解密码,拯救国家。John Nash一直是个心气很高的人,在他读书的时候他就看不起那些没有研究出真东西的同学,也不愿意去上课、教书,他认为那都是浪费时间的一种体现。他一直在想要做一些事情出来,真正轰轰烈烈能影响他人、让他人对他能够刮目相看的事情。
在我看来,他失去了协调自身与外界的关系的能力。
他一方面渴望朋友,另一方面却没有社交能力,也不太愿意学习。他一方面认为自己是独特的、重要的、能力极强的,另一方面他在生活中却时常做着他所认为琐碎的事情,认为自己大材小用。他一方面渴望被仰慕,另一方面却像灰尘一样,不引人注意。
可以说,他理想中的自己与现实中的自己是有着鸿沟的。
当然,这其实也广泛存在于我们普通人中。生活中,难道我们不也是希望自己既幽默风趣又博学多才又名扬四海吗?
但不同的是,我们大多数人接受了自己其实就是个普普通通没那么重要的人。我们接受了自己没那么强大到可以做到处处在行,也接受了自己永远也不能达到自己真正理想中的自己。就好比,当我们站在高楼上看地面上的人时,会发现每个人都没什么特别的,我们知道自己就是那个地面上和别人没什么太大差别的普通人罢了。
但对于约翰·纳什来说不是这样的,他不能接受这个现状。在他的精神世界里,他必须是特别的那个,所以他自己制造出了幻觉,在他的幻觉世界里,他是那么重要,那么被人需要着。
这才有了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那一幕,他持续和妄想中的人对话。在电影里他们都是那么地真实,简直让人害怕。约翰·纳什的心理医生就说:
The nightmare of schizophrenia is not knowing what's true. Imagine if you had suddenly learned that the people and the places and the moments most important to you were not gone, not dead, but worse, had never been. What kind of hell would that be?
( 精神分裂症最大的痛苦就是分不清真假。想想看如果你突然发现那些对你而言最重要的人 地点以及最珍贵的时刻并没有消失 也没有死去。然而更糟糕的是,它们从来没存在过。那会有多可怕?)
你可以想象吗?如果有一天突然你被告知你所看到的、所感受的世界是虚假的。你要怎么重新面对你的生活?每个人都会不知所措吧。
这就是精神分裂症的真实现况,它可以导致认知能力退化,而且往往他们的治疗效果并不佳,药物治疗虽然可以一定程度控制幻觉等症状,但难改善认知问题,还会容易复发。就像片中的约翰·纳什一样,即使他已经接受治疗多年,但当有一天他上完课,Thomas来找他的时候,他不得不和学生确认他看到的人究竟是幻觉还是真实的。
而他,仍然存在幻觉。他仍然能看见他妄想出来的人,只是他学会了分辨幻觉,并和幻觉和谐相处。这可怕的该死的精神分裂症呀。
约翰·纳什的生平也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角度—我们需要学会自我和解,不要太较劲,太过较劲就容易成“偏执”了。
不过分逼自己,有时候享受自己的“平庸” 也没有什么坏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