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最近看的几部人物传记的电影总感觉男主演的表演都套路化、格式化了,《模仿游戏》里的图灵、《美丽心灵》里的约翰、《万物理论》里的霍金,都是总是低着头不敢看人眼睛,显得畏畏缩缩的,要不就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顾他人言语,看上去真的很没礼貌,虽然知道是为了表达天才们社恐内向不善言辞的性格,但是也不是只有一种方式表演出来吧……看多了,总觉得所有的天才科学家都是低情商……
看完第一感觉是很不适,总觉得不应该为他立传,而应该为他妻子艾丽西亚立传。
其实我并不敏感,也不想被网上戾气大的人打成“挑拨男女对立”。看这种人物传记电影就知道部分女性观众会因为一些时代局限而“被冒犯”,但不舒服的感受有表达出来的自由,所以还是为这部大多数人打四五星的电影写下这段三星影评。有些电影刻意忽略了塑造女性人物显得女性像是挂件、男性的附属品,虽然也是对女性观众不友好的行为,但反而使女性观众没有感觉到过于愤怒。所以可悲的是,在电影艺术上,塑造不好一个女性人物形象比根本不塑造形象更失礼。
我能体会到片中一些男性观众看了会觉得很有趣的点,在酒吧那段,因为金发女郎而灵感涌现,我还觉得,男主不拘小节,特立独行,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只为数学成就而活,别人都在,欣赏美女他却看到了不一样的东西,我还觉得这个人设挺好的挺讨人喜欢的。
结果一开始加入女主这个人物,师生恋就让我有点不舒服,一见钟情但铺垫不足让人觉得莫名其妙爱上了,前面对男主的人物塑造上没有让我看到能一见钟情的魅力点。如果女主也和男主一样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善社交,不善言辞的话,我还能理解到两个孤独的人像发现灵魂知己一般的爱情,但女主是个正常社交的人,虽然会喜欢男主数星星和送玻璃的浪漫以及太过直接的求婚,但很多时候也理解不了男主的社交方式。
再加上我看过专业分析,因为目前社会背景下爱情里男性掌握主导权,而在师生恋关系中老师有主导权,所以如果是男师女生的师生恋的话,会让比相反者更让人感到不适,更易让人联想到《熔炉》恋童癖强奸犯等。
而且影片男主女主结婚后对女主的事业一点都没有着墨,我现在都不知道他到底是普林斯大学的一个优秀学生,以后也会从事相关科学领域呢,还是一个画家,我也不知道她每天上班是要上什么班。对女主只有“爱男主”的刻画,根本看不到女主除了家庭和爱情以外的东西,显得不真实,如果你说尊重现实女主就是只有爱情和家庭,那我觉得编剧既然能把男主的人设改好(因精神分裂把自己的亲生骨肉溺死),为什么不肯花一点时间给女主更多存在感呢。
男主确实在数学领域上很牛,但是感觉对家庭也太忽视了吧?患病期间,没有固定工作(还给不给发工资这点存疑),只是在家推理数学题,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思考,也不做家务(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倒垃圾那里似乎是他第一次做家务吧,即使也做家务,从电影的观感上来看,似乎也不想参与,只有妻子每天忙碌),不看孩子,因为他精神分裂吃药后似乎没有能力(给孩子洗澡那段能看的很明显,在现实中还失手溺死了自己的孩子,导致和妻子离婚)。
而且他有精神分裂病之后,居然拒绝吃药从医,我知道精神相关病症的治疗并无定法,有些不仅痛苦难耐还会对大脑和身体造成很大伤害,那就远离妻子,暂时到医院里休养不好吗?他居然让妻子和孩子去娘家待着,自己在家里只靠自己意志治病,总感觉他是不满妻子的“控制”以及总想证明自己没输想做新的原创理论而不吃药,可是在我看来妻子只是让他接受治疗吃药为他好,他知不知道精神分裂有多危险……甚至在医生提醒他,他可能会伤害妻子和孩子,之后他还执迷不悟不接受住院(我猜这也就是他现实中溺死孩子的根本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妻子居然没有抛弃他,还默默地不离不弃,真是让人震撼,真是一个被社会规劝好了的“好女人”呀,知道导演想刻画女主的深情爱情的坚贞,但我只看到了讽刺性。
以及,没看过路透和简介,在意识到男主精神分裂前,我还以为故事会发展成:男主为国做间谍,男主被抓后女主不放弃爱情,也不放弃他未完成的事业,代他传递情报或是整理他的数学成就,我觉得这样的爱情才更有可看性。没想到女主压根没啥能力展现,仅仅是为了存在而存在,为了歌颂而歌颂。没看到男主特别爱女主的前提下,女主更像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恋爱脑。男主的作用是专业领域牛牛牛,女主的作用是伟大爱情爱爱爱……
现实中,女主确实因孩子被溺死离开了他,之后几年才又复合,我觉得电影为了歌颂这段“伟大”的爱情,似乎有点太夸张美化了,晚年这位男主的名声也不好,听说出轨云云和妻子也只是逢人演戏私下早是各活各的,不知真假的消息倒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的故事背后女主的辛酸与牺牲。这个时候,电影再怎么歌颂男主的坚忍,以及在数学领域的才华我都难以接受了……
只能说女主演员选得太成功太漂亮,使这部电影从男性观众视角更像一部爽片了。我看到讨论区清一色叫好,热评第一是感叹生活中没这么好的女人……我觉得吧,生活中没这么好的女人是件好事,说明更多女人清醒独立为自己而活。更何况生活中也不是人人都像男主一样天才,男主原型都经层层美化才勉强看的过去,何必感慨和要求女人呢?不如先要求自己更成功一点。没人站在女主视角和女性观众视角看一看,甚至大多数女性观众都喜欢片中的爱情,认为“女主自己愿意,你管那么多干嘛”,这是比影片本身更让我难过失望的点
最后放n张自截后拼图的女主,赞叹一下颜值(豆瓣这渣渣渣画质)希望更多人看到她颜值背后的才华,也希望更多女性不只拥有才华,也能被看到。
ps.全篇影评写的都是“女主”,没想到詹妮弗奥斯卡报的是女配😂这个到底怎么算,按戏份还是想报啥报啥?我记得有个女演员前面都报的女主,奥斯卡又报的女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