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之前,是不是不应该先看别人的影评哈哈,没忍住看了几篇,大多是跳出了影片,结合了更真实的纪录片、访谈或是传记,影视作品确实美化了很多,大概是为了更能让人们接受顺便被一些美好、值得歌颂的意志所感动。
好在还能记得没看影评前的心理,那就小记一下。
直到纳什的浪子舍友出现,我才算真正入戏(还是很难改掉前面不太看得下去的习惯),我带着很简单的脑子认为,学校里那帮同学欺负他的行为会一直持续并且恶劣,当我抱着这种想法继续时,舍友出现了,他就像救命稻草,是纳什的,也是我的,我心想“他肯定可以和纳什成为朋友,快帮帮他吧”,哈哈这种想法让我在后续发现其实都是纳什想象出来的时候,感到有些惊悚以及“早该发现了”的悔悟。浪子舍友总是赞美他、支持他,迷茫的时候他用暴力带纳什冲破围障,在他成功时又在不远处共同庆祝......其实还挺美好的,从纳什的状态及其与人交往的另类模式上看,他缺少正常与人相处的能力与经历,所以他臆想出了这样一位看起来在哪个群体里都能混得风生水起的存在,他缺的,就让想象来弥补,同时他希望有的也反映在虚构的形象上。
有种感觉,纳什渴望成功并且是绝对的成功,他期望被人认可吗?很明显他强烈期望,但他不愿意用着别人的理论发表论文或是什么,硬是追求那套原创理论,所以我感觉这很纯粹,不然他完全可以像下棋学长那样发表数篇论文并获得周围人的赏识。他好像被数学支配了,被灵感支配了,剩下唯一的理智只有“通过绝对的成功被认可”,所以显得极为偏执。
有个疑问,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能感受到爱。说他可以,但他直白地表露内心时又是那么物理,好像一点感情色彩都不带,说他不可以,他的幻想里又并没有存在代表爱情的形象,现实他也是会因为妻子而或喜或悲也会在意她的情绪,所以就暂且当作他有爱吧。
后期他更加渴望被认可被看见,所以当五角大楼用完他后,他给自己构筑了一个更宏伟、事关重大的任务,大概觉得只有这样的才能配得上自己吧……这么想好像纳什就变得好复杂,他给我的感觉和其他很多片子里的天才很不一样,别人大多都沉浸在自己的爱好或领域里,而不是一边受控于灵感一边被荣誉支配,嗯......往极端的说,其他天才可以比喻成神,而纳什依旧为人。不过也很正常啦,最后纳什终于进入了那个他从来不待的茶馆,并且被其他人授笔了,那个场景还是很震撼和感动的;)
电影到这也算大致结束了,可现实原来比演的残酷多了。除了他的成就确实被世人瞻仰外,他的爱情、精神分裂症、最后的荣誉......都没电影里来得真挚干净以及让人动容,有一篇写得很详尽的影评(好像是哪本杂志上的转载)从纳什教授的大学学生视角揭露了纳什的真实生活,看完真是值得一声好深好深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