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两位导演分别有了《绯闻女孩》系列和《绝命毒师》系列以后,我在2018年末终于看了这部号称90s最好的青春剧。我在这年底彻彻底底喜欢上了Jared Leto,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到底为什么美国人对他还没长开的年纪演的Jordan Catalano这么念念不忘,以至于在二十年后还是有人问他“读写障碍有没有影响到你的生活?”
朱丽叶妹妹在没有成为芳华绝代小李的朱丽叶之前,凭借这部剧拿了金球奖。在这里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她,她是Angelica Chase,是15岁的在烦恼中长大的红发小女孩。在没有堕胎,没有炫富,甚至没有手机的青春剧里,她的生活简单而复杂,真实而虚幻,唯独在这里,我有了真实触感,大片大片熟悉的的青春。
小甜甜布兰妮火遍大江南北的年代,典型式美国青春是走廊两端的储物柜,穿得火辣的漂亮女孩,而MSCL里,是厕所里的自带烟雾弥漫的九十年代,是格子衫,脏兮兮的镜子,人来人往。导演对女生卫生间的镜子有特别的喜爱,那里照映着女生们人后的千种姿态,那里既公开也足够私密。在独特的年代里,每个角落都氤氲着独特的意味。
像大部分青春剧,Angela身上是所有这个年纪的女孩的缩影,性格古怪,相貌平平,暗恋无果。 在第二集,爸爸对她说,“在你这个年纪的男孩,他们有时候不清楚怎样才能成为你期待的那种人。”我想这是这个年纪的人的通病,不只是男孩,所有人都是。因为不知道怎样才能成为自己期待的那种人,却一不留神就可能变成了自己最不想成为的那种人,渴望改变却又害怕迈出脚步。
她好像永远都处理不好和父母的关系,却不知道别人到底有多羡慕。她只是好像随波逐流地,跟着成长的部队前进,稍不注意就被这个队伍抛下,而她确实好像就被落下了,比如迟迟未到的性,比如那些因为Jordan落下的几何课。
她执着于一些或许有点单薄的正义,比如在小纸条流言传遍校园的时候在谈话室哽咽着说“这不公平”;在平安夜和妈妈激烈争执,要为了废弃工厂里无家可归的朋友争到一个圣诞餐的席位。
她不知道为什么会和无话不谈的旧友疏远,她们在公共卫生间大喊大叫,面红耳赤咒骂,但是也在背后因为自己的脱口而出的冲动落泪。她们吵得那么剧烈,终于有一天她们在同年一起长大的小屋里平平淡淡达成和解。
她会因为下巴上长出一颗久久不能褪的青春痘烦恼,会因为看到学校烦人的男孩子们发的辣妹评选传单而不满于自己的普通,嘴上虽然说着当然没事。
她千方百计接近自己暗恋的男孩,处心积虑假装偶遇只为了打招呼,他在电视机的反光里偷偷看他的脸,在上课的时候满脑子都是他。或许是那种彻底的天真和迷茫相交,他有一天也开始着迷这个普通的女孩,他在英语课上,鼓起很大勇气才为莎士比亚笔下的爱人和他都不确定是不是自己的恋人争论一句。但我想她可能长久都不知道,那首她觉得是写给自己所以才盛情邀约的歌,只是他写给自己心爱的红跑车,而有一天,知道了全部真相的红发小女孩会不会更加难过。
她在新年许下更加自律的愿望,想让自己不再胡思乱想,然后意料之中的都无法实现。
她冒险的时候想着,或许这样可以证明自己活着。
她像青春期的我,也像学校里的任何人。
我没有办法去挑剧中任何一个人的刺,因为青春往往就是这样不讲道理,我知道靠在Jordan的红色跑车的那晚,Rayanne身体里本身就和Angela相似的那部分展示了出来。他们不想伤害任何人,但是又不可避免让所有人受伤。
Angela坐上Jordan的跑车,留下Brain和他的自行车立在她的门口,戛然而止,再也没有第二季。我告诉自己接下来的部分再也不用多想,多想比较容易失望。有多少人能和青春期喜欢的男孩一直在一起,又有多少人还常常怀着能拿出来和青春期好友分享的秘密呢。
我15岁的时候,大多数时候和Angela一样,迷茫学校,也厌恶家庭,只喜欢在房间里拿着MP3反复听卡百利,也曾经一度迷恋塔罗牌占卜,像剧里Angela跟着那本占卜手册念,“魔术师,皇后,愚者,命运之轮,力量。他们代表着挑战和考验,命运的转折,没有完全的好牌和坏牌,牌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关键看他们落到了哪里。”
“每张牌都引领着下一张牌,否极泰来。”
“在黑暗中,生出希望。”




我的青春期My So-Called Life(1994)

又名:我所谓的生活 / 生活没有第二季

上映日期:1994-08-25(美国)

主演:克莱尔·丹尼斯 / 贝丝·阿姆斯特朗 / 汤姆·埃尔文 / Lisa Wilhoit / 戴文·奥德萨 / A·J·兰格 / 德文·古梅尔萨尔 / 威尔逊·克鲁兹 / 杰瑞德·莱托 / 

导演:马克·匹兹纳斯基 / 斯科特·怀南特 / Todd Holland / 编剧:Winnie Holzman/Jill Gordon/Jason Kati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