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年,反腐影视剧以正义之名呈现的黑社会式的权谋诡谲唯精唯微,爱国宣教片中吴京式“一二一”激发的集体主义自我感动和“虽远必诛”战狼型同仇敌忾愈演愈烈,以阿尔·帕西诺式大段台词和歇斯底里叫喊为标配的“老戏骨”越来越受到观众追捧,不知道于和伟算不算这类“老戏骨”的一员。

《三体》第三十集最后,苍穹下蝗虫漫天飞舞,于和伟饰演的史强一番激情说教之后,恢弘的背景音乐响起,丁仪递上雪花啤酒,和史强、汪淼人手一瓶,三人排成一个三角形,开始往地上洒酒。镜头围绕他们旋转,慢慢出现了广阔天地的远景,然后切入深邃的太空。这一幕多少有些尴尬和肉麻,我还纳闷,连《十万个为什么》都需要刻苦攻读的史强,是怎么说出“傲行于天地之间”这样文绉绉的话来。

相较之下,我更喜欢第五集最后张鲁一平静温和的表演。洒满阳光的教室,一群童真的小学生,汪淼给女儿所在的班级讲授“物理的魅力”。同样的背景音乐,镜头在作为科学家的汪淼和作为父亲的汪淼之间来回切换,直到他说出那句“让我们保持一颗追求真理的心,永不放弃”,屏幕上重新出现了倒计时。视网膜上智子留下的冰冷数字和孩子们温暖的笑容在一幅渐渐清晰的图景中融为一体,那是渺小的人类个体向命运的未知重新发起西西弗式挑战的尊严所在。

“让我们保持一颗追求真理的心,永不放弃”。当我把这句话设为签名的时候,鬼使神差地或者说自觉自愿地把“让我们”三个字删去了。也许“让”这个带有建议、号召色彩的动词太鲁莽了,也许“我们”这个第一人称复数代词超越了自我的掌控。总之,“让我们”成了情感狂飙的急刹车。

高一下学期,班里来了一位美女语文老师,虽然穿着大胆、言辞犀利,但是课上得特别好。一次考试我写了不常见的议论文,她用作反面教材在课上当众朗读。在作文的最后一段,我发出了号召,“朋友,让我们……”。读到这里,她放下手中的试卷,带着无语的表情点评道,“谁跟你是朋友啊”!我也和同学们一样,会心地笑了。

后来上大学,在漫长的学科训练中,我学会了谨慎措辞,“我个人的看法是这样”、“只是一点个人浅见,仅供参考”。在我眼里,“让我们携手并肩”、“我们要牢记”这样的话渐渐成了政治报告和宣传文稿中的笑点。

参加工作当了老师,学习、生活还有其他方面,我常常会忍不住给学生提供建议,引导他们去读一些书啊,鼓励他们在学业上要坚持啊。每到这种时候,心中便警铃大作,“你有资格这么说吗”,“你能代表谁呢”,“你这样建议会不会干扰别人的判断和选择”,就像一个心理有问题的人在自我怀疑中左右互搏。

《三体》剧中汪淼说出“让我们”的一瞬,眼睛和耳朵收集到的信息像是一道道电流,纷纷涌向作为感觉交换平台的丘脑,然后直冲情绪控制中心杏仁体,在大脑皮层的思维活动起作用之前我就已经热泪盈眶,体会到了许久未有的感动。

世上本没有我们、朋友们、同志们,发出声音的人多了,枷锁就挣脱了,世界就不同了。那里存在着一种不必畏惧冷脸和拒绝的集体主义,一种不会为给对方增添选择负担而感到惭愧的集体主义,一种个体之间对彼此号召中不含规训与强制达成默契的集体主义,一种每个人都勇于喊出“让我们”的集体主义。

“我们不再是我们,我们依然是我们。”

让我们保持一颗追求真理的心,永不放弃。

Postscript:

《三体》讲述的是生存危机和世界末日,人类在未知和恐惧中遭受了压抑与痛苦,经历了挣扎与救赎,如此复杂微妙的理智和情感旋涡,剧中竟然一场床戏都没有。试想一下,如果安排了史强和徐冰冰的床戏、史强和慕星的床戏、汪淼和申玉菲的床戏,也不至于满屏的弹幕都在嗑史汪cp。

2023年2月23日



三体(2023)

又名:三体(剧版) / Three-Body

主演:张鲁一 / 于和伟 / 陈瑾 / 王子文 / 林永健 / 李小冉 / 王传君 / 张帆 / 白客 / 涂松岩 / 刘敏 / 寇振海 / 杨蓉 / 孔琳 / 张峻宁 / 柯南·何裴 / 李则慧 / 赵健 / 何杜娟 / 孔连顺 / 韩青 / 黎明明 / 张铭恩 / 朱戬 / 郭靖宇 / 江南 / 蔡佳 / 胡杰 / 于洋 / 侯鸿亮 / 梁振华 / 费振翔 / 高亚麟 / 季晨 / 马东 / 唐家三少 / 白一骢 / 杨磊 / 贾士凯 / 王薇 / 王羽铮 / 于歆玥 / 潘晓莉 / 蔡盈盈 / 

导演:杨磊 / 编剧:刘慈欣 Cixin Liu

三体相关影评

Tttt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