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三体》最近的火爆,给人普及了不少物理知识,但更多的还是在游戏虚拟中。探索自身以外,这自有历史以来,无处不在也从未停止,但能说人话给大众听得,却并不是很多。在人类器物使用低下时,因为对土地与财富的渴望,不断探索生活以外的地域。等陆地基本大致走通,便开始探索海的那头,如今就是宇宙了。一个婴儿从出生到死亡,都在不断探索如何活下去。两种探索一种是大环境,一种是小环境,无一例外都是因为利。
三体的前半部所描述,如何被人类发现所谓三体,是因为国家与联盟体之间的竞争。但我们今天这里,讲的不是利与求。而是科技与宗教,如何相辅相成。文明与科技的诞生到进步,其中许多关键人物,离不开宗教人员的贡献。许多科学家最后,都会皈依宗教的怀抱,说法与解释很多,实则没有那么复杂。科学的基调是什么?演算。宗教的境界是什么,归一。无论在如何出色的演算,以及用上不断进化的超级电脑,演算的最后其实没有意义。这个无意义不代表,世俗中的无意义,而是就相对成果而言。我们现在的许多学科,演算无非就是无限难有尽头,以及演算出自以为完美路径,但最终还是会回到前者。
而宗教的修行,比如每个宗教都有的冥想,说法多样比如忏悔、坐禅、入定、观想等等,都具有冥想意义。其实简单说来,这就是演算的一种形式,但不是用数字与符号,而是使用超越性算法。这也可以很明了的,分别东西方文明区别。如果系统论述,那将是上百万字书籍式撰写。简单说来就是,东方文明“文以载道”,宗教与社会形态极具稳定性,通过精神性质达到“境”。西方文明因为某世界大教,其存在根本教义缺陷,并有政教合一的恶例,导致社会形态转变为“物用载道”。但最终社会人员,尤其接受教育的人群,还是回归宗教性。物有尽也无尽,并不能恒定量。而东方文明虽然开局完美,但并没有最终形成恒定量,反而陷入物中不能自拔,西方文明反之。
宗教的恒定,因为我们追求的结果,都是超脱二字。无论上天堂、去西天、兵解升天,都是超脱凡俗。看似非常缥缈,实则目标性恒定,并且深入人心。读经是所有宗教必须,这就是东方文明“文以载道”,一个传播性体现。古老的文明都有文字,无论楔形、象形还是中国文字,其最大特点就是天人感应。西方人后来以物载道,最重要的是某宗教的新起,其后来文字不足以感应和载道,即使读经也并没有意义,只能说是个安慰吧。因为其文字很难叙述“境”,因此最直观的数字,成了其社会主流。而东方文明亦是如此,文字的退化使得境退化,读诵经典多数时候,自己都感觉狗屁不通,因为迷恋外物。因为有了所谓密字、符文等说,其实这就是境的退步。
先写到这,午后随便小述,该下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