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的故事》第3篇,上回说到玫瑰离婚回到北京,方协文一再阻止玫瑰,是预判她会遇见灵魂伴侣吗?
结婚前,方协文说你想回北京,或在北京发展,我都支持你。
结婚后,方协文一再阻止玫瑰回北京,玫瑰想见妈妈,方协文不肯。玫瑰去看好朋友,方协文再拒绝。
北京有谁,你就那么想去?方协文的潜台词,玫瑰回北京可能就不回来了。
他是对自己没信心,还是预判玫瑰回北京,会遇见自己的灵魂伴侣?
两个因素可能都有。
当初玫瑰一个人在上海读研究生,租房打工,疗愈情伤,很是辛苦。
方协文正是这时出现在她身边,陪伴她看画展,花钱租房子,养育流浪猫。
可说是日久生情,也可说雪中送炭,安慰了玫瑰的心。
当小城市来的方协文拼尽全力靠近玫瑰,自卑带来的失衡让他在婚后找补偿。
不让玫瑰工作。甚至出门。不让玫瑰回北京,生怕她在北京待得舒服,在父母亲人身边,甚至遇见曾经的爱人,就不回来了。
多年后,方协文创业成功,有房有车,面对玫瑰还是自卑没信心,
一方面是玫瑰的家庭,大学教授书香门第,小康之家。
另一个恰恰是玫瑰的倾力付出,对物质的淡然,重视感情却不重名利。
方协文在这样的玫瑰面前,很无力,挣再多钱,也不能让玫瑰高看他很多,
越是自卑,越要控制。
方协文阻止玫瑰回北京,就像阻止鱼儿游回大海,从而葬送了自己的婚姻。
方协文的口头禅,北京有谁啊,你非要去?
他不会未卜先知,他担忧的是,当玫瑰一回北京,可能遇见初恋,有家人守护,好友撑腰。
原本聪明有灵气的玫瑰,受到影响,会再做一选择。
方协文早就知道他和玫瑰的不同。
在学校时,两人是一个起跑点。
在事业上,玫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方协文有自己的创业公司,越做越大。
物质收入方协文更胜一筹。
但是除了事业,方协文的亲友支持和生命活力都远远不如玫瑰。
他在意玫瑰回北京,就怕她有很多人的支持离开她,找到更适合自己的人。
方协文未必预判玫瑰会在北京会找到真爱,他是担心的玫瑰回到那个他融入不了的生活圈。
方协文没有预判,但也是一语中的。北京真的有谁,傅家明。
玫瑰在离婚后回到北京,遇见了她的今生挚爱傅家明。
方协文问,北京到底谁啊?你总想回去。
有支持玫瑰不要太懂事,好好爱自己的父母和大哥。
有玫瑰一旦遇见人生大事,一定陪在身边的好朋友苏苏。
还有玫瑰事业转折,会给于真知灼见的人生导师TINA姜雪琼。
玫瑰在北京,可以有在其他城市没有的自在和安全感。
当她离婚,回到北京的舒适区,她发现再回来,是一段全新的人生。
舒适区不一定要打破,可以跳脱出来看世界。
再回北京,她可以心无旁骛感受生活中的细微处。
当她的情感更敏锐,灵气更多。北京的音乐酒吧遇见了傅家明,这个唯一看懂她的画作,并用音乐配曲的男人。
在商业氛围浓的上海漂泊,她不会遇见灵魂伴侣,因为她忙于打工读书,烦恼婚姻相处, 困在房间里。
只有在充满人文艺术氛围的北京,这个她最熟悉的地方,才能真正松弛有生命力。
正是在她最有活力的事后,她遇见了灵魂伴侣傅家明。
傅家明,不按常理出牌,演奏音乐,骑着摩托。他骨子里和玫瑰一样,看淡物质,热爱生命却看淡生死,只是他有先天心脏病。
玫瑰遇见有傅家明,已是历尽千帆,见过一心事业,只懂赚钱的两个男人。因此更懂珍惜不一样的傅家明。
他们相处只有短短3个月,但遇见正是互相懂得的时候,最后心灵相托。
北京北京,有多少热爱艺术的漂泊灵魂。
玫瑰骑着摩托在北京的路上,她主宰着自己的生活。
此时的她没有在巴黎的迷茫,在上海的压抑,只有北京的洒脱豁达。
在这个有亲友有事业,又有爱人的地方,她可以很坦然做出选择,不需要用力靠近,也不用深藏自己。
当你找到一个城市,可以让你真正感受到自在自由,这里也许就是你的精神家园。这个城市可能在远方,也可能就是你的家乡。
你会在这里找到你挚爱的事,挚爱的人。
本文原创,图片为网络精选,侵删。
@怡居城市,探秘生命人文,写作家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