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玫瑰的故事》一播出就立刻引起了很多女孩子的关注,奔着刘亦菲的神颜,原本以为只是一个女人和四个男人谈恋爱的故事,却以“真实经历”的角度引发着对女性群体的共鸣。
似乎我们都是“玫瑰”,走进社会前以自我为中心,恋爱脑上头,吃过爱情和生活的苦,但却没有玫瑰那样坚定的内核和潇洒转身的果敢。
剧中的黄亦玫出身书香门第,是学霸也有美貌加持,在不断的经事遇人里,她从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女,在一次次的失败里成长,变成一个独立坚强的女性。
亦如她的名字一样,外表看似拥有众人羡慕的美丽,身上依然带着刚毅的刺,迎风战雨,永远生长。
她的成长中激发了女性内心深处的觉醒,和回归自我的渴望,也许在玫瑰的人生里我们也能找些关于女性如何追寻自我的「方法论」。
02
玫瑰带着锐刺,是荆棘也是铠甲
年轻的黄亦玫一出场天生自带光环,人群中行走的聚光灯,在踏入社会之后也经历着人生的每一个第一次选择。
毕业之后,在考研和工作的出路中她选择了后者。
对此她在面试中的回复是:“读书是我的长项,因此考研对我来说不是挑战,是舒适区。我也想看看自己,除了读书以外,还有没有什么其他的能力。”
一句话表达出自己聪明、自信、骄傲,但在言语中又不带锋芒,可以说是面试中的教科书级别。
在初入职场中,虽然黄亦玫发现自己不再是人群中的焦点,但也丝毫没有掩盖住她的另一种光芒——职场能力。
当时,公司要办一次联合画展,需要借到法国名藏家腾先生的画,但是连老板都没有资源能约到他。
而玫瑰在下班后翻查腾先生的资料,得知他在中国大饭店参加晚宴的消息,
联系到酒店工作人员,利用公司租用酒店做会场带看的“借口”,乔装混入晚宴厅,找到了腾先生,并立马电话给老板过来谈成了这项合作。
玫瑰在职场中办事的能力得到了老板的欣赏,成为了重点培养的对象。
但对玫瑰来说,爱情似乎是此时她心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与初恋庄国栋的感情中,她全心全意投入,享受着爱情的美好与热烈。
爱情来得太快就像短暂的烟火,盛放时绚烂,结束如昙花。在感情中,女人多是感性动物容易飞蛾扑火,而男人更多的是权衡利弊。
当她知道庄国栋的未来里没有规划她,他只顾自己的脚步前行时,玫瑰终于及时止损,结束了这段令她刻骨铭心的爱情。
有过短暂的伤痛之后,她重新起航,辞职去攻读她感兴趣的心理学硕士。
经历这一次,她学会了更加成熟的对待感情,在爱人之前,一定先爱自己。
年轻的时候谁都会在爱中迷失自己,20岁的青春总要撞过感情的枪口,才能在子弹穿过的伤痛中获得蝶变的重生。
03
破碎的泥泞,化为星河的滋养
在校园里,玫瑰遇到了方协文,和他有过一段婚姻。
在外人看来方协文或许是结婚的顶配,但他终归是不懂玫瑰,方协文自卑又变态的控制欲,让她在这段关系中失去了光彩。
他私自帮她辞掉了她热爱的工作,剥夺了她追求事业的权利,将她困在家庭的牢笼之中,最后,玫瑰终于忍无可忍提出了离婚。
这样的婚姻结果是必然的,方协文一出场的一系列操作就足以可见他的城府和心机,这些用于事业中是势必能取得成功的,但在婚姻中未必,真诚和信任才是关键。
她和方协文也未必是爱情,而是短短的一段因为他对好而产生的错觉,他们的结婚也是有一定的外界刺激的存在。
庄国栋的回国,方协文事业上的不顺利,两者导致玫瑰被内心底那一点点她自己没意识到的「复仇」心理和不该离开的「义气」驱使而做出结婚的决定。
玫瑰的清醒就在于,她有为对自己负责的能力,她有坚持到底的决心,也有接受失去的勇气。
一旦脱离出了一段关系,就再也不会重回那个跌倒的地方,她允许错误的发生和存在,也有翻越它的坚韧。
不惧风雨也不惧失败,最美好的自己靠自己灌溉,以星尘为泥,银河滋养,在自己的宇宙里继续独自盛放。
离开了错误的关系,玫瑰终于找回了那个曾经的自己,全心投入于事业,
和曾经的老板(朱珠)经营了一家画廊,并再一次遇到了她的灵魂伴侣——傅家明。
04
向上的生命力,迎来无界的自由
“人生没有完美的伴侣,只有不断向上的自己。”
玫瑰最被人的吸引的,就是她向上的生长力。不管爱情在她生命中多么铭心刻骨,她总能给自己愈合的时间,无论何时,她都去跋涉出新的领域滋润自己。
她的人生是旷野,她也在最求着自己的无限可能,她不被困于妻子和母亲的角色,即使在爱中头破血流过,也大胆索求,即使在婚姻一地鸡毛后,也转头继续寻求闪耀和自由的人生。
就像何西送她的“玫瑰”礼物,在风雨里把握自己的方向,在暴雨里仍作不改颜色的钢铁玫瑰。
伍尔夫曾说:“不要褪色,不要枯萎,不要老去。”
人,如你所愿地能活出一万种方式,重要的是你有没有主导自我的力量。
愿你如玫瑰一样:
“从此,世界在我面前,指向我想去的任何地方。我完全,而绝对地,主持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