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的故事》虽已收官,关于玫瑰的讨论却并未止歇。
追捧者有之,爱慕者有之,抵毁者也不少。
追捧与爱慕者,是始于她的美好容颜;抵毁者大多用上了“滥情”二字。
不明白时间已经到了2024年,为什么还有人奉行“从一而终”那一套。更何况,全国14亿人,又有多少人有机会与第一个相爱的人走到最后呢?而刘亦菲的颜值,也不过决定了她与帅哥的匹配度要更高一些。
聊回爱的能力,这却是国人最为欠缺的一种能力。回想一下,上一次与父母拥抱是什么时候?与爱人接吻又是什么时候?羞于表达和低调内敛,几乎是伴随一生的性格特征,中国式父母,尤其是老一辈父母,更加信奉的还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言论。
是家庭给足了黄亦玫安全感,也注定了她的洒脱和张扬,所以她能够在遇到果冻哥时一无反顾的去爱,又在受伤后迅速从原有的环境中抽离,去让自己变得更好。
但也同样因为自幼生长的环境太过安全,使她对方协文的伪装毫不设防,更使她完全不在意物质方面的贫瘠,完全安心于生活在艰苦的环境当中。如果不是因为对方过强的控制欲,相信她完全可以与方协文白头偕老,
玫瑰的可贵之处就在于,无论遭遇过怎样的时刻,都能够保持爱与被爱的能力。
也正因为如此,摆脱婚姻的束缚后又再次绽放光彩,虽然第三段感情以“死别”作为结束,但二人相爱的日子里她的眼中始终有光,遇到同频人之后整个人也更加灵动耀眼。
荷西这个名字颇有深意,在三毛的作品中他代表着年龄差距下的爱情,代表着以命相托的浪漫。三毛世界中的荷西同样因“死别”离场,所以大结局中玫瑰与荷西的关系是友情以上。
于我来讲,更希望他们永远保持这样的小美好,牵挂一生,偶尔相聚,总要比爱情来得更稳妥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