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3-12-08

党阿飞 • 青少年:独立时代

《青少年》是一部充满对生活意义复杂思辨的电影。它因为引发的对生活深层意义的追逐和探讨因为深入浅出而显得开放和有价值。

由查理兹·塞隆主演的大龄离异文艺女青年麦维斯毫无疑问,是一个生活态度极其较真并争胜好强的女性,她在日常生活中不修边幅到了邋遢的地步,而且不幸拥有酗酒,抢夺人夫等诸多不良爱好。但是当她真正打扮起来时,每个人都要为她的干练自信而折服,她看起来像是一颗被时光灰烬掩盖起来的钻石——麦维斯只注意到别人生活的长处而忽略了自己的光彩。她化妆的片段使我们相信,她其实是一位聪明善变,懂得如何装扮自己,展现个人魅力的女性——虽然这些东西都是表面,她的内心其实阴暗而龌龊,自卑而敏感。电影开始她有个一夜情的约会,麦维斯在感情上缺乏认真和深入,不关心伴侣,不求甚解,速战速决的秉性一览无余,这把她多年来情感不顺的根本原因交代清楚。她人生的宗旨就像她在旅途上唱的歌:一个偏执的自恋狂,乐于通过伤害别人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出尽风头的高中生活造就了她好胜锋利,任性自私的个性,成人后她离了婚,放荡的感情经历使她不孕不育,捉刀写手的工作又即将走向尽头,生活狠狠教育过她,可麦维斯不思悔改,如果她能早早醒悟到生活意义的相对性以及它那混沌模糊的真实面貌,明白这个世界上每种生活无论好坏都有它自己的追随者和拥护者,而各种生活之间根本没有可比性时,她一定可以活得更好。

她愤愤不平于看到旧爱巴迪有了可爱的孩子和美满的家庭,换言之,她以为这一切都应该归她所有。在她过了多年任性浪荡,眼高手低的生活之后,她依然想拥有那安稳的全部。麦维斯嫉妒着巴迪的家庭生活,但日渐发福的巴迪诚恳地对她说“你真幸运,看起来没什么变化”,在巴迪的眼里,潇洒的麦维斯何尝又不是命运的宠儿?麦维斯以封闭顽固的内心抵抗着岁月的侵袭,她每日只吃减肥食品来保持外表,内心几乎没有跟随生活的脚步成长成熟起来,在这场与岁月旷日持久的拉力赛中,她变得满心焦虑,满头金发几乎快被自己拔光。我们通过这部电影,惋惜地看到一个思维仍旧停留在青少年时期的女人如何放弃管理经营自我生活,不肯进行踏实诚恳的个人情感实践,而一味偏执于外表,寻找着感情捷径,企图通过伤害他人维护自恋和重建自我意义这一系列疯狂而又无聊愚蠢的事情从而将自己投向无妄之镜,反被失衡的自我倒影反射击溃。


并非打酱油的电视节目们:



这部电影剧本松弛而开放,结构浅显,简单易懂,所指向的人生哲理成熟而饱满,对生活意义的态度辩证而和谐。人物内心和情节前兆都在轻描淡写的外部设计中勾勒出来。比如电影开始时,当醉酒的麦维斯还在沉睡,电视里面有一个得了产后抑郁症的女人哭泣着说:“我感到我不再漂亮了,跟朋友们在一起我很自卑”。这反应了麦维斯对自己容颜渐老,美貌渐失的焦虑,虽然在电影中生产的人并不是她,但是这个哭泣脆弱的女孩子就是她真实的自己,而这时候有一个男声安慰说:“别这样,你是我见过的最美丽的女孩,我不允许任何人在你产后,这样打击你”。

这暗示了麦维斯回乡勇夺人夫的结果,巴迪深爱着自己的老婆和孩子,即使他的老婆容貌远远比不上麦维斯,他也始终保护了老婆的自尊心,捍卫自己的家庭,否决了麦维斯。巴迪清楚,这是他需要效忠的生活,需要爱惜的人,而麦维斯早已成为历史中的路人甲。

当麦维斯再一次陷入沉睡时,电视上有一个女孩子傲慢地对自己的同伴说:“你穿这件衣服真是丑死了…我之所以要跟你在一起,是因为参加颁奖礼到底还是有个伴比较好…”,这表现了麦维斯好胜又刻薄的个性,以及她对其他一切企图跟她比较的女孩子抱有的,敌意和拒绝的基本态度。

麦维斯回到小镇,给巴迪留言完,吃冰淇淋度过的第一个晚上,电视节目里有一个女人说“我已经不爱你了,比起你,我更爱麦斯”,预示了麦维斯夺爱的失败,她的旧男友此时的心上人已经更改;跟巴迪见了愉快的第一面后,她对即将开始的掠夺之旅很是兴奋。回到旅店,电视里面播放的是卡朋特乐队“我们可以回到过去”…卡朋特这位著名的女主唱我们都知道后来是如何患了神经性厌食症而死;电视里青涩的女星才刚开始走红,就像麦维斯,对自己在小镇即将大展宏图充满妄想和积极的期待,麦维斯边看电视边揪着自己的头发,而潜意识里对这次侵略活动却充满不安。


麦维斯的伙伴们:



麦维斯是在一个光辉灿烂的黎明高歌启程的,她奔向了一次残酷的心理体检,一个旧识但已冷掉的环境,所幸她有伙伴陪伴。第一就是她的宠物狗多西。作为麦维斯的私人宠物,多西的狗生不算幸福。麦维斯对待它的态度就是麦维斯对待自己的态度,她很爱它,但是她带它去陌生的地方,随意扔给它垃圾食品,把它一个人关在阳台或者陌生的酒店房间,直到麦维斯最终清醒过来,她才赶回去爱抚它,抱着它掩面而泣,带着它离开这个拒绝他们的地方。

麦维斯另外一个重要的伙伴就是胖子马特。马特的高中时代是一场噩梦,这场噩梦弥漫成马特一生中的横祸和阴霾。高中时马特的储物箱就在麦维斯的隔壁,虽然他从未没得到麦维斯经常能得到的“全校最佳美发奖”,只要岁月静好,马特也能顺利拥有自己的平庸幸福的人生,可是当时一场误以为他是同性恋而针对他的校园殴打活动几乎毁灭了他的生活和清誉,他的性器官受到了损害,变成了瘸子,残缺不全,他像是麦维斯的一个倒影,麦维斯阴暗的内心外化就是马特丑陋的外表,可是马特内心温暖良善,他看穿了麦维斯的为人,反对她的计划。

高中把麦维斯惯坏,她也是残缺不全的——第一是肉体上的,高中的放荡无忌使她不能生育;第二是思想上的,她再也没从高中的欢乐窝里长大起来,简单幼稚的高中思维模式和人生态度影响了她一生的幸福和心理平衡。人的思维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是如果一段日子他过得非常舒心愉快,他就会动用全部的思维和余生来惦记它,经常重复在这段日子里养成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这无疑就是麦维斯所作的。

马特跟她一样嗜酒,懒惰,封闭(宅)。确切来说,自从高中时代起,他们俩的生活都在走下坡路。就像做爱时马特对麦维斯所说的,“高中时代的你不见得就是最美好的你,但是高中时代的我是我最好的年月”,马特的经历要比麦维斯糟糕得多,比她更怀念过去,也比她坚强,灾难并没有毁灭马特的身心,他性格随和,友善,有自己的职业和爱好,是一个体面正派,有良心的人。麦维斯只知酗酒宿醉,对待别人和自己都很糟糕;而马特知道如何赏鉴珍藏烈酒,就像他懂得怎样消化安放自己不堪回首的往事和痛苦,从而获得宽容节制的人生态度。他以清醒成熟的人格对比了麦维斯的狭隘自私和趋近失调的精神状态,犀利地指出了麦维斯的虚伪和自私,退化与脆弱。

麦维斯在树林里与马特吵翻了,跑到肯德基暴饮暴食,性格不成熟的人一旦被指出致命的缺陷,就会用更加错误和极端的方式来加倍回填充实自己,这进一步导致了她错上加错。她决定孤注一掷,拼命抓住巴迪。当她化了职业妆穿了少妇装一脸白粉姿态僵硬地来到巴迪家的草坪上时,我们能看到她紧张地左顾右盼,身子处于失衡摇摆的状态。麦维斯根本无法控制巴迪,关键在于她无法控制自己,她当了众多乡党的面一败涂地。

对于马特和麦维斯两个人最后居然发生了性关系,电影是起先有所暗示的,当麦维斯在酒吧里问及马特的性器官还好吧,她拿了一个啤酒瓶对准自己的嘴唇。

夺爱行动宣告失败后,她放下了架子,浑身颤抖,戴了两个硅胶乳垫,她要求穿上了马特的白色T恤,此刻她变成了另外一个倒霉的马特。

生活面前人人平等,骄矜顺遂的青春年月毁了麦维斯的之后的年月,校园选美女王与假同性恋丑胖子并无不同,身残志坚的马特比她更好地把握住了人生。如果她省省每日酗酒的时间,好好勇敢而诚恳地反思一下自己的生活态度,她也许能纠正自我,赢得更好的明天。可麦维斯忙着做白日梦,回乡收复失地,只是家乡再也不是她的领土,因为她从未在上面耕耘。


生活有着暗沉不可抗拒的力量来改变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可以与之抗衡。它可以让你拥护一样事物,然后践踏它;它可以让你成为王者,但没有王朝永固,就像没有青春能够永驻;它可以让人执着,也能让人放弃;它可以让你爱上一个人,之后恨他,这就是生活。

麦维斯曾经有自己的幸福时期,在世界观价值观都还不是很稳定的学生时代,孩子们很容易迷信臣服于一项强势美好的事物。他们还没有固定稳定的价值观和生活理念来质疑或抗衡,没有所谓的立场或坚持,这是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必经的一个摇摆软弱,犹豫辨识的阶段,他们通过盲目的崇拜和小帮派之类的形式来获得青春期急需的安全感和归属感,当时的麦维斯大概就是占了这个便宜。

到了后来,同学们成家立业,有了自己的生活轨迹和家庭责任,麦维斯试图侵吞他们的生活,攻击他们的意义,剥夺他们的生活方式,人们毫不留情地回击。人们艳羡麦维斯在大都市自由的文艺写作生涯,但是他们掩藏了这一点,当他们发现麦维斯侵犯到他们的生活时,他们就要给麦维斯一点颜色瞧瞧,我们能看到巴迪的老婆是如何通过温和迂回的方式刺激麦维斯,教训她,让她看清楚真相——有些东西已不再属于她。麦维斯放声大哭,这是她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抵抗和不忠,她相处四年又让她流产的男友对她躲躲闪闪,对他俩交情几乎忘完;人们对她公然充满敌意和距离。高中的辉煌犹如黄粱一梦,转瞬即逝,之后每个人都变了,现实生活将她摇醒。


麦维斯得到的教训就是,永远不要通过破坏他人生活来为自己的生活反光,每个人的生活自有他所认知的价值和意义。一个人真正成熟的标志就在于你不再需要跟他人比较,依赖外界来肯定自己,而是拥有了独立的思维去进行自我生活;而毁灭自己最有效的方式,无疑就是通过你时刻想损坏别人生活的手。一个人一生的重要课题在于处理好内心和外界的关系,平衡最根本的前提就是要先栽种好自我独立的重心。


混乱而焦虑的麦维斯是值得同情的,公平讲她是一个勤奋敬业的写手,抓住了撬别人家墙角或者酗酒的每一个空隙,利用黑莓手机及笔记本电脑进行着全方位的创作,她把道听途说和自我经历写进了小说,这或许就是这段糟糕的回乡之旅给予她的馈赠:一个比高中女生争强好胜,争风吃醋的浅薄恋爱史更有质量的,关于真实的成长体悟的成熟故事,这是整部电影里她惟一脚踏实地,肯真心实意完成的事,最终这件事修得正果。人生总是在收获时有所失去,而在失去时又有收获,这就是生活的两面性。麦维斯最终的收获,就像她在旅店结账时,贸然从柜台上抓起来塞进嘴里的一个大甜甜圈,是这段苦涩旅行结束时分的微微回甘。跟小说里的女主角一样,麦维斯最后变得平静,挥手向往事告别,去开始新的人生。

麦维斯全胜的青少年时代早已终结,她的悲剧时代也到此为止,接下来相信就是她的——独立时代。(署名:党阿飞,已发表于《看电影》杂志,转载请注明作者名,违者必究)


青少年Young Adult(2011)

又名:中女翻叮日记(港) / 半熟男女(台) / 装嫩 / 老小孩 / 脱线女王

上映日期:2011-12-09(美国)片长:94分钟

主演:查理兹·塞隆 / 帕特里克·威尔森 / 科莱特·沃夫 / 伊莉莎白·里瑟 / 路易莎·克劳瑟 / 帕顿·奥斯瓦尔特 / 

导演:贾森·雷特曼 / 编剧:迪亚波罗·科蒂 Diablo C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