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友在《男人四十》里扮演的国文老师念着长江的诗词,瞬间把人指向对长江的向往,我们谁不是读着李白杜甫的诗长大,却未曾去长江游历过。
 
从没想过自己会晕船。当然我也没晕。在厦门,通往鼓浪屿的轮渡上,感受到船这种交通工具的不同,听到水声,看到水花,感受到水面上的美好与危险。只不过那次是旅行,轮渡上也都是游玩的人。

当再次有机会在轮渡上,是和老友相会,在武汉过江。上船那一刻,人潮涌动,骑摩托的,步行的,和电影《失孤》里刘德华寻找儿子的场景几乎一模一样,满满的生活气息。江风吹来,两岸风景变化,高楼大厦,怎不令人怀古?
 
贾樟柯的《三峡好人》是直接把三峡当做生活场景,两个不同的人寻找自己不同的命运。时代大的变化背景里,小人物的命运如沧海一粟。在这部电影里,很有江湖儿女的气息。男人找到了女人,要在一起。女人找到了男人,转身离开。而默默承受这一切的三峡,多少人因为搬迁而被改变的命运,都被淹没在江水之下,无人书写。

章明的《巫山云雨》好像讲了两个故事,有一种拒人千里之外的姿态。情欲,暗潮涌动,一切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爱情谜一般不可预测,犹如长江水,但又很自然。
 
杨超的《长江图》,如果非要说故事的话,很简单,船长在父亲去世之后,带着诗集从长江尾逆流而上,到达长江源头。
我更觉得,这是次心灵之旅。


父亲去世之后,男性世界的依靠倒塌,因为从前的隔阂,船长对父亲带着愧疚之意,把那条象征父亲灵魂的黑鱼一直放在船上,招来他人不满,似乎晦气。很蹊跷的是,船友一个个突然离开,只剩他自己踏上寻根之旅。

安陆必须出现,必须是个女性。她是一个意象。女性也好,母性也好,是对应着死去的父亲的。
一路上,无数个安陆。谜一样的探寻,有始无终。他所能做的,只是路过。就像我们的一生,也只是路过而已。

沿途停靠的渡口、码头,都带着自己的文化宿命,古老的寺庙,破旧的楼宇,无人供奉的神像,坐船的人也越来越少,信仰早就被中国人遗弃,无处安放的灵魂。
 
卖鱼人和买鱼人彼此仇恨
彼此拥抱
一切人反对一切人
 
我珍惜我清澈的灵魂,我忠于我不爱的自己。

……
 
以上,电影中的诗,是整个电影的灵魂,船长抱着诗集不放,也就意味着他终要面对灵魂,寻根溯源。
从迷失到确定,是个旅程。所有故事的治愈都是如此,开启一段行程。
《长江图》也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所不同的是,更加诗意。

同船的小伙说手机里有一百多个人,高兴了就随便聊两句,逢场作戏,不高兴了就赶紧抛弃,反正总有人等着你。这就是现代中国人情感的真实写照。

《长江图》试图探讨人的精神困境,一如电影中长江纪录片里所展现的,人们几十年生活轨迹的变化,长江变了,时代变了,到底什么东西要变,什么东西不要变,我们要去向哪里。

长江图(2016)

又名:Crosscurrent

上映日期:2016-09-09(中国大陆) / 2016-02-15(柏林电影节)片长:116分钟

主演:秦昊 / 辛芷蕾 / 邬立朋 / 江化霖 / 谭凯 / 王宏伟 / 

导演:杨超 / 编剧:杨超 Yang Chao

长江图相关影评

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