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些毁三觀的初戀劇,所以選了回味這部真正的初戀電影來治癒。
影片中男女主的互動畫面很有愛,
很甜蜜很害羞, 很有初次心動的感覺.
而讓我最為感動的其實是當中的親情,
男女主都是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
卻有著思想較為開放,真心愛他們的父/母,
影片中女主的媽咪Tina雖身為有錢人卻也沒有嫌貧愛富,
一切以女兒的身心健康為先, 所以沒有出現棒打鴛鴦的情節;
這和幾年前的電影<<早熟>>似乎成為了鮮明的對比.
或許一個人的品格高度和知識財富沒有絕對的關係...
從另一個角度看, 兩部劇的男主角性格上明顯的差異,
或許是讓女方的家人有著不一樣的態度的真正原因.
怎么看出分別?
在阿塔快要離開香港的前一晚, 男主帶女主去海邊聊天, 然後在遊樂園開心又不捨地過了一晚;
<<早熟>>裏的男主和女主去了露營還發生了關係, 其實發生關係並不是最大的錯, 最重要的是負不起責任還不事先做好安全措施, 這根本不是愛...
這種事情放到現在還是值得父母作為榜樣,
不是不讓你們談戀愛, 但一切以學業為重...
不要棒打鴛鴦, 不然隨時可能奉子成婚...
劇中還有很多那個時代獨有的記憶,
例如S-Language, 女生之間用來講秘密的語言;
*************************************************
電影中的女主角阿塔也有介紹過說法,
即在每個字後面加一個加了S音的字, 所以個句子會比本來長一半,如果句說話本來只有5個字,變成S話之後就會是10個字。
e.g 我愛你
1. "我" 字本來發音 " ngo" , 在 "ngo"字前加個 "s"音,就變成了"sngo", 即(梳)音;
2. "愛" 字本係發音 " oi " , 在 "oi"字前加個 "s"音,就變成了"soi", 即(腮)音,;
3. "你" 字本係發音 " nei" , 你要在 "nei"字前加個 "s"音,就變成了" sei", 即(say) "音;
那用S-language 說"我愛你" 就會變成:
"我(梳)愛(腮)你(say)"
*******************************************************
是不是很可愛, 小女生的思想就是這么的扭捏,
話說當年學得亂七八糟講得也不怎么樣...
但是想起這些可愛的記憶, 心裏還是暖哄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