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整部片子看下来最大的亮点就是偏执,他认定了的事情就是这样:“发布会现场不能有任何指示灯”,“发布会不可以延迟”,“我们的产品不能为了去兼容其他的产品而做调整”,“这不是我想要的大鲨鱼!”,“Apple Ⅱ是垃圾”。他不在乎这个世界上任何一个人的感受,他只想做到他想要的东西。

其实在片子中,有三个地方让我感触比较深

第一个是乔布斯承认自己错了。

人能够认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我们往往比自己想象中的更加固执,承认错误会让人产生局促、不安、流汗、心慌等症状,表现最明显的就是孩子们,当发现自己犯了错误,却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的时候,大部分都会选择哭。

纵观全局下来,乔布斯面对问题的时候,他选择的是承认,我错了,对这一块我确实没有考虑清楚,我忽视了某一些部分才会导致这样的结局。他承认错误也不是全盘接受的承认错误,即使到了最后第一次离开苹果的时候,到后来成立了NeXT,他依然坚信,当时会出错,完全是因为整个公司策略错误,为什么要为了赚钱而放弃做一款更好的产品。

第二个是坚持一件事情。

这部分就多的去了,包括开始讲到的要准点开始,我的产品就是这个样子,我不想做兼容性强的产品。包括后来讽刺苹果做掌上电脑,东西做的大众了,做的人人都能做了,就没人想要了。

Mac这个产品一定能成功,iMac上的那条大鲨鱼!

很多人都会在生活中做或多或少的妥协,包括影片中联合创始人几次提到,你为什么就是不能感谢一下Apple Ⅱ团队,你如果不能感谢整个团队,至少感谢一下几个核心人物吧。

看影片进展的时候我甚至一度在想,乔布斯会妥协吗?

不,垃圾就是垃圾,表扬垃圾是对优质产品的侮辱,凭什么垃圾可以和优质产品同时摆在台面上。

这种事情就像你在家吃饭,你妈妈给你端上来的是一般垃圾和一般丰盛的饭菜,虽然大多数人可能表面上会隐忍不发,但是大家都会在心中默念:卧槽,这是要干嘛。

第三个是退让。

片子中从头到尾,大家都觉得乔布斯是一个大写的渣男,不承认自己的女儿,不给自己女儿的母亲生活费(给的太少),当中羞辱同自己一起工作的人,换了39条鲨鱼。

但是反过来说,最后生活费乔布斯还是给了,我不明白在现实生活中是什么样的原因让他一开始拒绝,大概是从一开始他就觉得这个孩子的母亲没有任何能力能够抚养好这个孩子,但又不能从内心否定,这个孩子真的可能是个天才,所以选择退让,希望钱能够给她们带来还算不错的生活。

换了39条鲨鱼。

我没有想到他竟然能忍到让手下工作人员换了39次,这就好比你去买衣服,你要的是M码,但是售货员拿了38次L码给你,L码能穿吗?能穿。但这是最适合你的M码吗?不是。

乔布斯最让人觉得强大的是他能够识人,我又想到去年一部我很喜欢的电影《爆裂鼓手》,乐队指导就是偏执到,我就是知道谁合适谁不合适,没办法,在我擅长的领域里面,我不是针对谁。

当乔布斯认定了一个人以后,他能够接受好吧,你改38次,起码我知道你有这样的能力,能够在39次的时候取得成功,当你取得成功以后请好好回想,为什么是第39词,为什么不能是第一次,或者至少在前五次就完成任务?

识人是一点,退让是一点。

如果当他们是走在正确的道路上,总要给世人一点生存空间。

如果人人都和乔布斯一样,那还要他干嘛。

今天准备回家二刷,法鲨帅气的脸,能支撑我再多看几次。

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2015)

又名:时代教主:乔布斯(港) / 史帝夫贾伯斯(台) / 乔布斯 / Jobs

上映日期:2015-10-23(美国)片长:122分钟

主演:迈克尔·法斯宾德 / 凯特·温斯莱特 / 塞斯·罗根 / 杰夫·丹尼尔斯 / 迈克尔·斯图巴 / 凯瑟琳·沃特斯顿 / 约翰·奥提兹 / 莎拉·斯努克 / 亚当·沙皮罗 / 麦肯泽·摩斯 / 利普丽·索博 / 佩拉·哈莉-贾德林 / 史蒂文·韦格 / 贾登·亚历山大 / 瓦内萨·罗斯 / 

导演:丹尼·博伊尔 / 编剧:艾伦·索金 Aaron Sorkin/沃尔特·伊萨克森 Walter Isaacson

史蒂夫·乔布斯相关影评

茄子
茄子 • jo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