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身份越多,他与自我之外的连接就越多,他得到的关系越多,同时承担的责任也越多。
影片中的女主角娜塔莉是老师,是作者,是妻子,是母亲,也是女儿。她被这些关系牵连着,有时候是束缚着,比如她的母亲。她在半夜接到母亲的电话,不得不在在课堂中突然离开等等。
然后突然有一天,他的丈夫要搬出去跟情人住了,母亲去世,孩子们离开家,出版社停止约稿。那些身份标签突然全部被撕掉,她不得不离开自己亲手种植出来的花园;自嘲是没有人要的老女人;她在床上和公交车上哭泣,伤心是在所难免的。
但同时她也获得了自由。她坐在得意门生的车上,穿过乡村,听车上的民谣,发自内心的笑了。
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痛苦。用叔本华的哲学来说,就是,人的底色就是痛苦的,我们可以做的,是尽量避免或者减少痛苦。
我们这个年纪,孑然一身,父母都还健康并不需要我们照顾,可以说是百分百的自由了。但是我们忧虑迷茫,为工作,为感情。
到了人生的下一阶段就如影片的开头,一家人一起去海边小屋度假,其乐融融。可生活仿佛随时潜藏危机,很容易就突然滑向低谷。
将来未必会很美好,就如结婚并不代表从此过上王子公主的生活。
人的一生都在选择,是选择孤独而自由,还是亲密与束缚?
无论选择什么,都不能完全的把自己交给别人。因为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你只能掌控你自己。

将来的事L'avenir(2016)

又名:从前·现在·将来(港) / 爱情未来(台) / 将来 / Things to Come

上映日期:2016-02-13(柏林电影节) / 2016-04-06(法国)片长:102分钟

主演:伊莎贝尔·于佩尔 Isabelle Huppert/安德烈·马尔孔 André Marcon/罗曼·科兰卡 Roman Kolinka/爱迪丝·斯考博 Edith Scob/伊莉斯·洛蒙 Elise Lhomeau

导演:米娅·汉森-洛夫 Mia Hansen-Løve编剧:米娅·汉森-洛夫 Mia Hansen-Løve

将来的事相关影评

pppage
Yoyo
Yoyo • 重温
kel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