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看电影时,往往被镜头里布兰登与茜茜近得令人发指的距离惊到,会觉得这部电影是在描述错综复杂的兄妹关系。

但是看完电影以后发现,这不是一个讲兄妹关系的故事,这是一个在讲自救的故事。


【一,一体两面】

1.

茜茜是布兰登的对照物:布兰登有房子有工作,生活规律;而茜茜没有固定工作和住所,生活混乱不堪。布兰登锁闭自己的内心,没有与人建立长期感情关系的能力,只能通过性来体验自身的存在;而茜茜则在与他人的关系中不停地付出感情,哪怕对一夜情对象也要一次次打电话,试图建立感情关系。

然而,表面上看起来虽然极为不同,二者却同样can’t help himself / herself(沙发争执那场戏布兰登指责妹妹的话),无法改变这种疯狂寻求性发泄 / 疯狂寻求感情关系的生活境况,他们都是在生活的沉沦者。

虽然布兰登和茜茜表面相反,但生存境况却是相同的。他们在生活境遇上是一体两面。

2.

虽然生存境况相同,但在这部影片里两人的叙事地位却是不一样的。

茜茜几乎是从天而降的。她的过去我们毫不知情。她的心理我们缺乏理解。她的存在像是一个概念化的纸片,似乎唯一的目的就是与布兰登形成一个相反的镜像。

实际上,影片始终在细腻描绘的是茜茜对布兰登的影响,而不是反之。二人最后一次在沙发上争吵,里面很多话都很关键。茜茜说I’m trying to help you. 确实如此。从一开始亮相到最后的自杀,她一直通过否定他的对待感情的方式、通过展示二人之间感情模式的差异,来扣响他紧锁的心门。

不过仔细想来,茜茜从来没有做出帮助他哥哥的有意识的行为,她对布兰登的影响完全是通过刺激布兰登的自我反思而实现的。因此茜茜的存在本身就可以解读作布兰登自我反思的象征。

如果影片描绘的是现代人爱无能的病症,那么,茜茜就是布兰登这个病人的另一个自我,是现代社会爱无能的病人通过反思“自救”的希望。布兰登与茜茜的矛盾冲突,也是布兰登自己身上放纵还是拯救的冲突。

布兰登与茜茜是放纵和拯救的一体两面。

3.

电影语言对这种一体两面的暗示其实有很多。每次他们在一起的场景都值得玩味。

1)

片头很精彩。把几个片段剪在一起:A.布兰登早上从床上醒来、听到茜茜的留言;B.在地铁上hook up女人;C.前一天晚上在家招妓滚床单。通过A-B-C-A-B-C-A-B的剪辑形成了悬念:布兰登醒来的空落感是为什么呢?他在地铁上为什么要勾引那个女人?并给出了解答:布兰登是一个放纵于性欲之中的上班族,但这种放纵并没有让他愉快,反而带给他空虚。

这个开场中,唯一没有得到解答的悬念是一个女人的电话留言。她在电话里不断呼唤布兰登的名字,而布兰登任电话一直响着,却对之置之不理。

这个女人和布兰登是什么关系?她会使布兰登这种纵欲而空虚的生活状态发生什么变化吗?

看完电影再回过头来看茜茜的这个出场,会发现这个出场几乎像下定义一样抽象而明确:

布兰登在一夜情后醒来,拉开窗帘,光从窗外透入暗室。(片段A。)而片段A的下一个画面就是茜茜的电话响起。光和电话似乎有某种对应的关系。

电话留言响起的时候,镜头是固定机位,画面以两面墙的夹角为中线,右侧的墙陷落在黑暗里,左侧的墙沐浴在阳光下。布兰登从暗的墙一侧走出来,那墙后面是遗留着放纵气息的卧房;而电话答录机在亮的墙一侧,也正是茜茜作为拯救那一面的一个象征。

我简直想不出来还有什么画面比这个两面墙的设计更符合“一体两面”的字面意义了。

茜茜就是第一个画面中那窗帘外射进来的白光,在这个阴冷的蓝色氛围中显现不出太多的暖色。但是它刺眼。布兰登像常年生活在阴暗之下的野兽一样,即将在这束白光下失去舒适,瞥见自身的丑陋,挣扎着去改变自己。

这个镜头中,布兰登在明/暗两面墙之间回转,伴随着茜茜一次次地重复,“Pick up”,“Pick up”;“Brandon”,“Brandon”,似乎要把他从放纵中叫醒。而最后,布兰登走入了暗的墙后的卫生间,对着镜头,也是对着茜茜关上了门。这代表着他一开始对拯救不假思索的抗拒。

2)

茜茜和布兰登在一起时的画面,总是出现有镜子——这个表现自我审视、自我分裂、个体间相似性的最经典道具。

片头,布兰登没有理茜茜一开始的电话留言,他在淋浴房自慰,这个镜头中玻璃门上出现左右两个对称的影子。这或可看作另一个自我即将出现的预示。

茜茜的第一个露面更有意思,布兰登以为有小偷,闯进浴室,发现是茜茜。如此惊险的节奏却没有用正反打或者布兰登的主观镜头,处理方式是画面中出现了一个大镜子。没有茜茜的实体,从天而降的茜茜给人的感觉几乎不像一个真实的存在。但布兰登和茜茜两人却面对面出现在镜子里,形成一种互为镜像的效果。

后来茜茜撞见布兰登在浴室自慰,两人又同时出现在镜子中。

如此多的镜像双影,布兰登与其他女人做爱的场景中都是没有的。这象征着布兰登与茜茜兄妹二人,实为一体两面。

3)

布兰登和茜茜在一起的场景也是影片中唯一出现的几次双人特写。而且基本上是对称构图,很容易感觉到二人的对等关系。

一次在车站(吐槽一下穆里根小姐穿高跟的身高基本上和法鲨齐平了,正好形成了对称感)。在车站布兰登对茜茜的到来真正开始感到欣慰,还把她的帽子戴到自己头上。这个象征性的动作可以看做是他开始接受茜茜的影响了。

另一次是在电视机前,特写镜头中,两人相互对称的脸近得不寻常。他们痛斥对方,而所指责的性格特征在二人身上的表现都是相反的,茜茜正是布兰登一个相反的参照物。



【二,拯救及失败】

1.

上面也说到,茜茜对布兰登的拯救是通过展现二人之间处理感情的差异、通过对他行为的否定、通过刺激他的自我反思而达到的。

茜茜对布兰登的批判,在她露面的时候就展露了。布兰登虽然放纵,但他的家仍然是私密的空间,是他自己的壳,因为所有上床的他都与之保持陌生人的关系,或者仅仅是利益关系。

茜茜却用钥匙打开他家的门,当成自己家,尤其是还肆无忌惮地索取着布兰登的感情。她洗澡时放的歌,一遍遍重复着“I want your love”就是明证。

她和男友的分手电话,显示她完全是布兰登的反面,为了感情可以付出一切。“I don’t want anybody else. I love you.”“I’ll do anything. I’ll do anything.”

她骂布兰登:“我上次走后,再也不曾听过你的消息。That’s sad.”

“你以为你有工作和公寓就了不起了?你的公寓不过一坨屎,你没有人可以依靠。你只有我和你的变态上司。”

而布兰登之所以能听的进去,是因为他心里还有高尚和脆弱的一面,所以他才会反思。他会在大楼门口帮老太太开门,回家会听古典音乐,听妹妹演唱“New York New York”的时候会哭泣并且对自己的这种反应有一点不好意思,他还向往去60年代做一个musician。也正因为如此这个角色才没有那么让观众反感,观众才会关心他的自我救赎之路究竟有没有成功。

2.

茜茜对布兰登的影响,有一个变化的过程。

1)

妹妹的到来先是让他很不自然。

在浴室里撞见茜茜的裸体他楞了一楞,出来见到她扔在地上的围巾,布兰登迟疑地闻了闻。我倾向于理解这里并非是色欲,而是布兰登惊觉,这样一个活生生的女性肉体出现在他的公寓里,对他来说却能不仅仅代表色情,还可以意味着感情的联系。估计他已经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那天夜里听到茜茜伤心欲绝的分手电话,也对布兰登造成了触动。

他一开始就感觉得到茜茜一定会让他被迫改变。拯救虽然高尚,但是却将破坏他已经形成的生活模式。所以他很不情愿接受茜茜。

2)

开始接受茜茜是在地铁站。

茜茜站在站台边缘,一副被轻生的念头吸引住的样子。布兰登赶快把她拉回。“Stop fucking around.”她极端的表现让布兰登来不及给自己发出避开茜茜的命令,一种本能的关心占据了主导。这种本能,其实也是他在纵欲堕落中,却不甘心让自己良知泯灭的本能。

茜茜回应他的关心。从他的肩膀上拨走一根杂毛。两人猝不及防的互相关心让布兰登的防线宣告失守。他把茜茜的红帽子戴到了自己头上,代表他开始接受了茜茜的影响。

茜茜的演唱真正打动了他。茜茜唱道,“I wanna be a part of it.”“I wanna…find I’m king of the hill, top of the heap.”“These Vagabond shoes are longing to stray.”这大概是他们曾经的梦想。(片中台词提到两兄妹是来自新泽西的爱尔兰移民。)拥抱城市,啜饮生命的琼浆,出人头地,不畏踏上旅途……然而他们现在却沦落至此。一个没有固定工作和住所、总是被情人抛弃;一个孑然一身、只能通过性来与人交流。茜茜在邀请布兰登重拾那种充满朝气的精神状态,“make a brand new start of it”,然后她提醒他,“It’s up to you.”

3)

最刺激布兰登反思的是妹妹和自己上司的一夜情。

其实上司和布兰登在某种意义上是同一种人,他们到处寻求交配,却不愿意付出感情。只是布兰登表现的比上司稍微优雅一点罢了。布兰登从心底并没有瞧得起自己的上司,上司在酒吧搭讪西装美女的时候他和同事赌上司一定fuck up,在和妹妹吵架的时候也丝毫不掩饰自己对上司有家室还在外面乱搞这种行为的鄙视。

因此妹妹和上司搞在一起让他觉得茜茜也很脏。更准确地说,是他意识到一直在外面搞一夜情的自己原来是这么的恶心,意识到这一点布兰登外在的表现就是非常烦躁。为了躲避二人他出门跑步,回来的时候掀掉房间的床单,把来蹭被窝的茜茜赶出房间。

躺在白色的被单里,我们感到布兰登此刻是纯洁的。

4)

和公司女职员的交往是布兰登改变自我的尝试。

第一次约会是成功的。布兰登说“我们应该这样多来几次。”表示他还没有丧失与人交往的能力。

但是,本来已经是一个好的开始,茜茜却步步紧逼。布兰登约会回去,按老习惯在浴室自慰,被茜茜撞见。茜茜提醒着他自己是个什么货色。他依然是个在性发泄中才能找到自己存在感的可怜虫。布兰登气急败坏地质问茜茜,“Are you fucking spying me?!”他感到自己在被道德监视。他的确有见不得人的地方,茜茜让他不得不直视。他感到羞耻。于是他扔掉所有的黄书陷入反思。

第二天他找到上次约会的女职员,急着去开房。希望能够改变自己那种病态的性发泄。但是失败了。他发现自己已经无能改变自己的性行为。

5)

布兰登失败的尝试让他自己对自己陷入绝望。他怨恨茜茜让他改变。怨恨这种拯救的力量却让他陷得更深。

因此才有二人在沙发上那段极长的争吵。茜茜骂他有工作有房却没有任何人可以依靠,骂他感情无能。但是他在骂茜茜的内容,又何尝不能用到自己身上?

“’Sorry.’ That’s all you fucking say.”——其实布兰登又难道不是只能对自己的沉沦说一声“sorry”却无力改变?

“Some people fuck up all the time.”“This isn’t working out.”——拯救是不会有结果的。布兰登会永远沉沦下去。

“You force me into a corner and you trap me.”——其实茜茜在生活上并没有对布兰登造成什么负担,之前茜茜已经提到过不需要布兰登的钱。那为什么说茜茜“坑了他”,还不是因为茜茜试图拯救他,把他“逼到一个角落”?

“You come in here and you’re a weight on me.”“You’re a burden.”“You’re just fucking dragging me down.”——这种拯救是种累赘,只不过把我拖得更深。本来我虽然活得病态,但是并没有这么痛苦。

布兰登自我拯救的过程遇到了难以逾越的挫折,这让他的生活陷入更深的困境。因此他再次把拯救的力量放逐出门。他让茜茜走。

6)

布兰登再次陷入放纵,拒听茜茜的电话。然而茜茜又重新用那种直接的方式再度赢取布兰登的关心。

她自杀了。自杀的场景异常明亮,白裙鲜血金发占满了那个浴室小小的空间。像茜茜酒吧演唱”New York New York”那时候一样,金发红唇耀眼夺目。这两个场景都是对布兰登触动最大的时候。她的自杀让他达到悔恨和反思的顶点。

3.

茜茜的自杀最终没有力量拯救布兰登。

布兰登的改变一直都没有成功过。

早先,茜茜在地铁站台边仿佛要自杀的动作获取了布兰登的关心,试图自残是她得以一次次走入布兰登生活的原因。然而她每次试图影响布兰登却都不会成功,不然她不会一次次以自杀作结。在医院里,她手臂上的累累割痕出现在镜头中,这情景显然不止一次了。

布兰登每次的拯救之路都是这样的过程:他一开始抵御茜茜的影响——茜茜的自杀让他再次关心茜茜——他试图接受茜茜的带来的改变——改变失败,他又开始憎恶与逃避茜茜——茜茜再次试图自杀。

电影最后一幕,在地铁上布兰登不仅仅看着那女人的脸,还在打量着那女人的下身。他像一个战战兢兢的小偷,恐惧却克制不住自己的欲望。

而在可预见的未来,茜茜也一样不会做真正的改变。还是一次次选择不合适的对象付诸感情,然后一次次被抛弃,她再一次次自残。她也“can’t help herself”。

这是一个放纵与拯救的死循环。

正如沙发争吵那一幕中,茜茜恨恨地道:

“And then you’ll come back and we’ll just have the same fucking conversation again.”



【三,吐槽】

一下是几句吐槽。。。

我一直在电影里面想找到一点点造成这种生存境况的社会原因。但是貌似只有一开始布兰登上司的那段关于“病毒”的演说沾点边:

“愤世嫉俗的人会说:I find you disgusting. I find you inconsolable. I find you invasive. 他们会说,Can we stop this virus? 好像这是负面的一样。但是这种virus正在成长,越来越大,具有一种无法阻止的能量。最终,那些愤恨都会变成敬仰。”

这种无法停止的“virus”似乎正是布兰登身上这种爱无能症状的隐喻。我们上面说了,上司和布兰登其实某种程度上是同一种人。那么这种症状应该是现代社会中的某种通病。这种病像病毒一样发展扩散。

还有茜茜在自杀前留言里说的“我们不是坏人,我们只是come from a bad place”,似乎也是在把矛头指向了社会环境。

但是这种线索实在是太少了。这有可能会让影片变得单薄。

布兰登的拯救之路其实也是很空洞的,他发现自己在女职员面前不举以后就跑回去和妹妹吵架了,吵架后就出门放纵去了。

而其实这个失败并不足以酝酿出高潮部分整整十分钟布兰登痛苦的性发泄场景。有自我感动之嫌。导演恐怕是太喜欢法斯宾德了吧,太想看他无助的脸和高潮的表情。

影片中的兄妹关系也过于形式化。所以我说茜茜几乎就像个概念化的纸片,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为了和布兰登形成对照。

概念化就概念化吧,因为影片缺乏心理的深入和社会层面上的广度,这种概念化的角色也没有形成强有力的批判力量。

恩,以上。

羞耻Shame(2011)

又名:色辱(港) / 性爱成瘾的男人(台) / 耻辱

上映日期:2011-09-04(威尼斯电影节) / 2012-01-13(英国)片长:101分钟

主演:迈克尔·法斯宾德 Michael Fassbender/凯瑞·穆里根 Carey Mulligan/妮可·贝哈瑞 Nicole Beharie/露西·沃特斯 Lucy Walters/詹姆斯·戴尔 James Badge Dale/亚历克斯·马内塔 Alex Manette/汉娜·韦尔 Hannah Ware/Mari-Ange Ramirez/Elizabeth Masucci/Marta Milans/Robert Montano

导演:史蒂夫·麦奎因 Steve McQueen(I)编剧:史蒂夫·麦奎因 Steve McQueen(I)/Abi Morgan

羞耻相关影评

子哉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