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法医秦明之读心者》开播。
我本来是十分开心期待的:真好,不用担心剧荒,又有悬疑剧可以看了(刚追完《重生之门》)!
结果……
看了不到三集,我就想买后悔药:我为什么要去点开它?
这还是悬疑剧吗?
节奏拖沓,缺乏紧张感
第一集进入正式剧情(案件)前,是两位男主秦明、林涛的亮相。
简单来说,就是秦明遭遇小偷、林涛见义勇为,事后两人都到了拘留所录口供。
说起来一句话就能概括,但这段剧情长达10分钟,中间包括小偷同伙逃跑、秦明通过其行动特征推测出他身体的毛病、同伙因身体原因倒地、秦明现场急救。
这样安排估计是想表现秦明的专业性,不过个人以为,上面那些真的没必要。
因为秦明是法医,这一集很快就出现了尸体,他当场检查,之后向当地警方汇报自己的发现与推测,第一时间锁定了侦查方向;而这些,足以展现秦明的高度专业。
尽快进入正题不好吗?
终于进入第一案,三个主播直播鬼屋探险、却意外发现尸体,吓得落荒而逃,差点撞上秦明和林涛的车。
本以为接下来就是秦、林进入现场查看,不成想,镜头一转到了几分钟前,两人在车里聊天(确切地说基本是林涛一个人在说话)。
???
之前拘留所的戏,不是已经交代了林涛会送秦明?观众没那么快忘记。就算是为了表现人物性格,有一部剧的长度呢,也不差这几分钟。再说,都发生命案了,不是应该赶快破案吗?
然后就是秦明暂时留在当地警局帮忙,主角们展开工作、各种调查分析。
弹幕有好些人吐槽破案速度慢(“以前两集一个案子”),说实话,我对“几集破一个案件”没什么执念或要求,毕竟破案不是件容易事。但是,集数可以多,紧张的感觉不能丢。
这可是命案,拖得太久,万一嫌疑人逃跑了怎么办?或者更糟,出现连环案?一句话,这是需要争分夺秒的。
然而剧中呢?从队长到队员,都是正常的步速,显得从容不迫;
还有李队长给林涛下达命令“三天找到嫌疑人”,先不说三天这个时间可能太长,就说林涛的第一反应,居然是抱怨、提困难。
被教训了之后,嘴上说“懂了”,下一秒就是苦着脸、不紧不慢地走向座位。话说既然觉得时间紧,不是应该马上行动吗?
反正,看了快三集,我是没看出丝毫紧迫感,只好自己调成1.25倍速,才算有了点悬疑感(1.5倍速更好些,但语速太快了)。
强行加入偶像言情桥段
首先声明一点,我并不反对悬疑剧中加入爱情元素:一来侦探、警察也是人,有七情六欲,也是要正常生活的;二来悬疑剧本身偏向紧张刺激,“恋爱”元素可以适当调节一下节奏和氛围。
但是,请合理展开。
男女主在工作中惺惺相惜、思路合拍、志同道合、从而日久生情,如此既不影响推理,也不影响恋爱,它不香吗?
为什么非要加入各种无关紧要的情节?
比如秦明表示要住酒店,同事兼女主安然表示:不行,你得住我们安排的地方。然后强行把他的行李箱拖上车。到了女主家开的民宿门口,秦明仍坚决要离开,安然执意不肯、上前拦人:钱都已经付完了,你必须住这。
明明人家之前郑重表示过“不用麻烦了”、且从未说过请安然等人帮忙解决住宿这种话,女主这般擅作主张,不是强人所难吗?更不用说,多次强调“钱已经付过了”,有道德绑架之嫌。
再如,秦明三番五次声明自己“不喜欢人际交往”、“不习惯跟其他人一起吃”,安然还强行拉着他坐上自己一大家子人的餐桌,导致他被女主的家人轮番轰炸(恐怕认为他是女主男友)、根本没怎么吃晚饭。
还有穿着睡衣就去给秦明送晚餐、早上叫人起床……
我的内心已经开始了OS:
这些跟破案有关系吗?就像上文所说,都发生大案要案了,还不把精力都放在破案上,搞那么多有的没的?
再说这些桥段——女主强行把男主拉到自己家、男主被七大姑八大姨盘问、日常神经大条的女主展现出过度的热情……是不是很熟悉?
只要换个名字、职业,就可以无缝塞进任何一部偶像剧、言情剧、现代都市剧,甚至能作为婆媳剧的前情,既俗套,又跟该剧本身的“悬疑”定位十分违和。
人物场景不接地气
另外一点很想吐槽的就是,作为一部以现实为背景的剧,有些地方实在是……太悬浮了(明明市场上可供参考的优秀同类题材有那么多)。
好比安然和李队在蓝光模式下依然白皙无暇的肌肤。
你们的人设可是警察呀(虽然安然是法医)!整天风里来雨里去,不时还要没日没夜地加班,化妆还可以理解(爱美之心),吹弹可破的肌肤就过分了吧?
可以对比一下《重生之门》里的廖双和叶佳两位警官,能明显看到她们的皮肤是有些粗糙的。(第一次看《法医秦明》系列,只能拿其他同类型剧来比较)
《法医秦明之读心者》里,就连男士的皮肤看着都不错。
(忍不住怀念罗队的皱纹和庄文杰的毛孔。)
还有解剖尸体时,李队和林涛起初是在一旁搭手的(李有意带林参与,要他尽快适应),结果秦明一说即将释放的腐败对健康不利且过程中可能发生危险,这两人就忙不迭地找借口出去了。
想想《白夜追凶》里亲自上手的关宏峰队长、以及吐完后坚持继续观摩的周舒桐,这差得可不是一点半点。
简单来说就是,剧中人物呈现出来的状态、行为与职业不相符,让人觉得出戏。
再有就是场景。
安然带秦明去接待死者家属,后者疑惑“没有专门负责接待的人员吗”,安然解释“我们这是小地方”。
然后……
这个宽敞明亮、布置清新优雅的房间,如果不是门前的牌子和躺在中间的死者,还以为是简装的样板房呢;
包括上上一幅图,反正看不出是“小”地方。
安然你这么说,不觉得亏心吗?
总而言之,我对《法医秦明之读心者》的观感,是失望。
好剧不是没有缺点,但关键是,一部出色的剧,其优点能盖过缺点,能让观众忽略它的不足、愿意继续追剧;
而这一点,《法医秦明之读心者》起码在我这里,是没有做到的。
所以,
弃剧了。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青苹侃书影”,两边都欢迎关注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