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艺术、谈话、表演,归来仍是社会。每一集都会来段表演课,每一地都让年轻人去跟路人闲扯。硬控几分钟就是为了问他们如何生活,如何待物,我I人性格看着确实难受。这几个演员演古装的概率是年代剧的百倍,我不信这种现实路人的平凡生活真的会出现在电视上。
张颂文的“表演课”逐渐开始意识流,吃着饭突然跟你讲起这菜应该怎么吃,怎么闻才能学会真正的吃饭。
又因为几颗龟背竹,数人从北京去往广东,但其实就是再回首狂飙故事。第一感觉就是前面的小农人设立不住,试图跳过费人费力,日常的蹭饭砍价不精彩,今天必须来个大的。
也许是铺垫没剪进去,没有给观众动因,直给过程,弱化结果,才这么突兀。
也令我反思自己是否看惯了剧本,不习惯自然流。但去广场跳舞的前后时间颠倒,真的质疑剪的为什么要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专业街舞battle广场蹦野迪,席佳琪真的要这样认真对待么?
赵本山的小品,从来都是把大事化小,范伟的《心病》也把生死,几句玩笑大事化小。而灿烂的花园,可以把任何事情搞大,张颂文以一己之力给所有能见的事物赋予意义。一种infj的神经质,八倍镜对人对事,长篇大论育人。没必要,真的没必要。
演员本身需要一种矛盾,需要足够的敏感来学习,收集样本,研究各种各样的事物动因,以及书本,舞台剧,古装等不存在现实的文学形象。
演员也需要足够的钝感,来对抗负面情绪,防御,保护自己,不被外界声音影响。
这种矛盾,在张颂文身上表现的淋漓尽致,演绎型人格。infj的八倍镜,爱好没有边界,好奇的精力无限。又有esfj,足够钝感,没有羞耻心,超人般的能动力,一切的尝试都充满了信念感,不考虑不去想那些复杂的影响,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