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因为疫情,贵阳作为疗休养二选一路线之一,或许、可能、大概……已去打过卡了。然而……并没有如果。
印象中的贵阳,是很原生态的地方,有很多穿着五颜六色漂亮民族服饰的少数民族,人人能歌善舞、质朴纯真。
镜头下的贵阳,是一座从森林中拔地而起的现代化城市,保留着原始的村落,也有着灯火璀璨的楼宇,自然的树木森林与钢筋水泥的高楼,和谐共生。一半城市,一半森林。
有着天籁之声的周深是贵阳人。对他的印象源自于那首《大鱼》,而后是《我们的歌(第一季)》中很有“梗”的“勤深深”组合。看着他一路和高中同学“互怼”,在苗家山寨与乡民们唱歌,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人。
让我印象很深的是,他走进母校为学弟学妹解疑释惑时的一段话,“肯定会有低谷期。怎样度过?我觉得这些问题都是你给你自己造成的。还是那句话,与自己和解。做好自己喜欢的事,保持一直努力。”
看着他跟着探洞队深入溶洞,在地底深处借着自然“混响”唱歌,恍然有一种在与自然对话的错觉。屏幕外的我,那一刻,内心是安定、神圣又充满了敬畏的。
那个曾经一路把车从贵阳开到罗马的贝姨,从外表看,着实“非主流”,但内心柔软细腻,却又敢想敢做。作为地理老师,他会告诉叛逆的学生,“我也曾有过要逃离家的想法,但是,离开家和爱父母,并不矛盾……”他会和父亲畅谈对于死亡的看法,会用独特的方式来纪念母亲的离世,会在星空下与自己的妻子展开一场诗意的对话——
“住在海边的人想看山,住在山里的人期待海。”
“那……既不住在山里也不住在海边的人呢?”
“他们住在沙漠里,但沙漠也是一片海。”
农场主一焱是一个有着两个女儿的坚强乐观的女子,研究各种贵阳美食,酸汤、米酒在她的手中,有千百种“玩”法,为了推广当地的农副产品而进行各种尝试,生活中充满着“探究”与“尝试”。
然而,无论是谁,一样要面对谋生的艰难、生命中的沟坎,没有人的生活是容易的。一焱也是一样,关起门,也有“一地鸡毛”的时候,然而笑一笑,日子还得往前走。
生活本就是平凡而琐碎的,哪怕是明星艺人,也只是普通人而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贵阳人在穿梭于城市与自然之中,打造自己的生活,在酸汤鱼、老素粉、小豆腐、肠旺面的百味中,品尝着生活的酸甜苦辣。
于我们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
生活,或许就是“一半城市、一半森林”,一半属于现实和物质,一半拥抱天性与灵性;一半挣扎于困苦,一半收集着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