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末日题材的灾难片,只不过末日是因为太阳耀斑,紫外线让人类“见不得光”,而真正的灾难还是因为人。老话重弹,但情感线的处理在剧本和汤姆汉克斯的加持下,有铺垫,有笑点,有高潮,有泪点,可圈可点。

机器人与人的冲突,在很多科幻片里都不新奇了。但是,什么是机器人,什么是人?关于人性的讨论才是这部片的核心。

很多人都知道,人和机器人的差别在于情感。因此,也有很多反乌托邦的科幻片,将人类情感的恶与机器人善的指令相对比,于是,人的恶变得更恶。这部片也是一样,一边是穷凶极恶的人为了吃的连小女孩都不放过,就差吃人了。另一边,是芬奇因为爱一条狗,造了一个单纯的机器人杰夫。杰夫如孩童般的内心,映照出人类的恶,甚至是芬奇身上的恶:不信任人类、狂怒、偏执、怯懦、逃避……电影最后只剩下最单纯的机器人和狗,他们承载着人性中的善,然后从金门大桥上延续着人性的善。

那这个机器人杰夫是怎么变成“人”的呢?电影中设计了内外两条线线索以及几个关键点来完成了他从机器人到人的蜕变。

先说一下外在形象的包装

第一步是机器人获得了他的名字:Jeff(杰夫)。关于名字,杰夫和芬奇讨论了很久,一个简单、有代表性,且从来没有被狗用过的名字。这是对于他的身份的认同,芬奇还很认真的用了握手的方式,承认了他“人类”的身份。就如同我们出生之后上户口,登记姓名,便拥有了一个人类的身份。同时,这个基于姓名的身份认同,也是内在情感的萌芽。

第二步是他穿上了外套。为了救芬奇,他闯入了一个人的陷阱,在寻找药品的路上,顺便找到了一件不错的衣服。其实这个点在芬奇第一次带他探索废弃电影院的时候就埋下了线索,杰夫照了照镜子,他发现了自己的不同,于是,他要和芬奇一样,穿上衣服。

自此之后,他在外形上“成为了”人类。

同样,内在的身份认同及人性觉醒,也有这样基础设计。

从杰夫探索“信任”的意义开始,他开始尝试理解人的情感。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是信任。他从芬奇的故事中知道芬奇并不信任人,却又从生活中感受到了芬奇的信任。芬奇的口头禅是“这是人的复杂性”。这也是杰夫不能理解的,但是他在慢慢理解。

后来,他听到了第二个故事,关于人类自身的弊端造成的灾难。于是,人类的复杂性在这里得到了解答。同时,这中间也有了狗狗的故事,杰夫和狗狗就产生了情感的链接。

后来,他开始有了“喜欢”的概念。他纠结于狗狗不喜欢自己,一直持续到芬奇去世,狗狗将那个网球交到了杰夫的手里。

最后,他谈论到“父亲”,然后芬奇给他讲了最后一个故事。芬奇并没有找到自己的父亲,但是他做了父亲同样的事情,并将那张明信片留给了杰夫。这也是一种爱的传递。

其实,杰夫的成长,也几乎是一个人类情感和自我认同的成长。从身体装载完他聚焦于自己的手指活动,到开始踏步在不断摔跤中学习走路,跟随自己的父母出发去安全的地方,然后在这个路上犯错再成长,学会识别陷阱,学会摸黑前行,学会主观能动,学会爱……

机器人不是人吗?是什么让人成为人?这部电影中就有了答案。



芬奇Finch(2021)

又名:芬奇的旅程 / 生化 / 人生 / BIOS

上映日期:2021-11-05(美国)片长:115分钟

主演:汤姆·汉克斯 卡莱伯·兰德里·琼斯 希默斯 洛拉·玛汀内斯-康宁安 玛丽·瓦根曼 奥斯卡·阿维拉 

导演:米格尔·萨普什尼克

芬奇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