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是对那些自己重视的东西倍感敏感。一个月内两部电影让我感动落泪,不得不承认电影让我们清晰地看见了生活。很多时候我们不经意间忽略的事情却被电影里的镜头创伤。《天水围的日与夜》表现的是那份生活的真实琐碎,而这部《我最好的朋友》展示的是友情的虚伪与不安。而感动我的也就在这里。
  
   电影里的主角为了打赌胜利,不惜一切代价的找到朋友。电影一开始就将朋友目的化了,开始让我们看见交朋友的虚伪。随后更是把各色各样的朋友一一呈现。随后他开始找到商业伙伴,得到的是残酷的事实“你到哪都是一样的,没有朋友”。随后去寻求街边的路人却只有冷言冷语。但不经意间拾起当年的照片,满心喜悦的认为朋友是一辈子的承诺,可以在时光的魔力下依旧,结果只留下一句“如果我不和你交朋友,你就没有朋友了。”他会去询问两个聊得很欢的兄弟如何建立友谊,他会问布鲁诺:“你为什么不相信友情。”他会因为内心深处对友情的渴望买来那祭奠友人亡灵的花瓶。他意识到了自己的孤独寂寞,一心想去寻找一位真正的朋友来令自己不再孤单。
  
   影片至此,不禁让人重新审视自己周围所谓的朋友。于是发现自己可以容纳友情的空间趋于狭小,对“朋友”一词的运作也有了稳重而苛刻的酌思。曾经在一个钥匙扣上看见过这样一句话:“朋友,是你在这个世界上为自己选的家人。”的确如此,我们不能去改变自己所处的家庭环境,却可以在芸芸众生之中找到友情的福祉。他们可以志同道合,可以肝胆相照,可以同甘共苦。其实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影片从头至尾也在做出自己的解释,于是我们会问自己;“有没有那种凌晨三点也可以打电话个他的人。”于是我们遇见试探“当我在财政上有很大的困难时候,会不会有人为了帮自己而去偷一件艺术品。”电影给出的这些问题,发人深思。
  
   正当我们为通过这些考验友情的试题而沾沾自喜以为自己拥有了最好的朋友时,突然间发现,我们背叛了友情。我们一直都不相信友情的存在,只相信友情存在的证据。看见那破碎的花瓶,脑海中回荡着布鲁诺的那句“现在那些朋友的亡灵又要寄托何处。”虚伪的面具背后是一具令人神伤的嬉笑!!一直在想,是不是所谓的生死之交才是真正的朋友,是否友情一定要经过血与泪的考验后才能修成正果。其实不然,真正的友情不需要证明,它一直存在。如果你执意,那么你连最基本的信任都缺少,谈何友情??
  
   这部电影里感动我还有一个人物,布鲁诺。从他的眼泪里看见的是一个重情重义的男子汗,从他的经历里(他最好的朋友背叛了他并和他的女友走了,通过被友情和爱情所伤)我看到的是一个寂寞而勇敢地生活在每一处无情现实的人,从他的释然中我看见的是宽容和朋友的心照不宣。其实,影片借助此人还向我们传达了一个信息:开朗热情的人表面上可以跟任何一个人很快的成为朋友,可内心却无法定义为真正的朋友。太过热闹的友谊往往缺少了真诚,要发现你朋友的“真”,必须得有与他单独相处的机会。
  
   电影揭露现实,却希望了现实。片中最后两人如愿以偿的成为了真正的朋友,面对日后再长再远的路,他们赌上他们的友情,要一起走到最后。如果你身边有着知己,挚交,朋友,不要轻易的放手,因为是他们让你的生活富足。套用片中的话;“对你来说我不过是和一个普通人一样,其实,你细细想想,我们有一天会相互需要的。你对我来说是独一无二的,我对你也是独一无二的。”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最后用这首诗来结尾吧:Auld Lang Synne
  
  Should auld acquaintance be forgot,
  
  And never brought to mind?
  
  Should auld acquaintance be forgot,
  
  And auld lang syne?
  
  
  
  For auld lang syne ,my dear,
  
  For auld lang syne,
  
  We will tak a cuo of kindness yet
  
  For auld lang syne!

我最好的朋友Mon meilleur ami(2006)

又名:My Best Friend

上映日期:2006-12-06片长:90分钟

主演:丹尼尔·奥特伊 / 丹尼·伯恩 / 朱莉·加耶 / Julie Durand / 

导演:帕特里斯·勒孔特 / 编剧:Patrice Leconte/Jérôme Tonner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