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在电影院看完,凭记忆写的,如有疏漏,欢迎补充指正)

我完全能够理解,那些之前没有看过剧版的观众,在电影开场时的体会到的那种疑惑、剧情进行到一半时的那种茫然、以及散场后的那种愤怒。毕竟我后座的一对情侣就先后询问了对方:“谁是福尔摩斯”、“这电影讲什么的?”、以及“啥是维多利亚时代?”,在找不到答案之后,他们全程都在踹我的椅子以示不满。所幸他们踹得还相当有节奏,于是我在这片欢乐祥和的气氛中愉快地看了一部全方位体验4D电影。
平心而论,尽管最后解谜解得让人蛋疼,我个人还是看得挺爽的。自打追剧以来,我最大的乐趣就是在电视画面的各个细节中寻找原著的影子。《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是我这辈子看完的第一部大部头书,还看了好几遍,现在我还能从《血字的研究》开始一直把这些故事讲到尾,之前也想过把电视剧三部里所有和原著有关的细节扒一遍,但是工程量有点儿大,就先从这部SP讲起好了。

1.五个橘核

电影里尤斯塔斯先生在全家其乐融融吃早饭的时候收到了一个无名无姓的信封,信封拆开里头只有五个橘核,却把尤斯塔斯吓了个半死。这里“五个橘核”对应的就是《冒险史》其中《五个橘核》一篇。只是原著里这五个橘核代表的绝对不是什么神经病女仆联盟,而是美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三K党。
三K党,全名克尤·克拉克斯·克兰(Ku Klux Klan),连着读下来类似于步枪上膛并开火的一连串声音,是美国历史上影响最深、也最庞大的恐怖组织,最初由南北战争后前南方联邦士兵组建而成,巅峰时期据说有400万党徒,包括部分政府人员。他们信奉白人至上主义,疯狂迫害黑人,甚至动用私刑和暗杀手段,后被政府强行取缔,但据统计目前美国仍然有上千名三K党成员。
简单说,就是一群白人,为了残害黑人而建立的党派。
这些人恐吓别人的方式,就是寄几个橘核或者西瓜籽之类,警告对方,你被盯上了,赶紧逃命吧。原著里的委托人小哥就是收到了这样一个信封,才来找福尔摩斯求援,之前他的伯父和父亲都是先后收到了五个橘核,莫名其妙地死于非命。最后连小哥也没活成。这个案子是福尔摩斯探案史上少数没能挽救被害人生命的案子之一,甚至没有真正追查到凶手,非常诡异。

2.迈克罗夫特和第欧根尼俱乐部

电影里卷福和华生去找迈克罗夫特,有一段把人笑疯的手语对话场景,原著里对应的第欧根尼俱乐部当然没有这么坑爹,只不过是一个社恐患者云集的俱乐部而已,因为都是社恐,所以在会客室外严禁交谈。迈克罗夫特是这个俱乐部的发起人之一,严肃,沉默,胖,当然没有电影里这么痴肥(我想到了哈利波特的达力表哥)。
原著中迈克罗夫特是个很神秘的角色,《布鲁斯-帕廷顿计划》一篇,福尔摩斯说他哥哥在英国政府工作,甚至可以代表英国政府,说白了就是个高等特工,还是不用坐班的那种。他第一次出现是《回忆录》里《希腊译员》一篇,这个案子里,一个出身希腊名门的女子孤身在英国旅游,被两个混混绑架,继而囚禁了来寻找她的她哥,逼迫她哥签字,交出兄妹二人的财产。这也是个没底的案子,并没得到真正解决。
这一篇里最有意思的就是福尔摩斯和迈克罗夫特斗法,比如电影里两人相见的那段“是亚当斯干的?”“是亚当斯干的”。随后还有两个人同时用演绎法分析一个路人、看谁说得准这种比赛,结果……迈克罗夫特赢了。
可以说,福尔摩斯一辈子就服三个人,一个是莫里亚蒂,一个是艾琳·艾德勒,一个就是他哥。

3.新娘

柯南·道尔不知道是不是受过什么情伤,特别喜欢拿新娘说事儿。《冒险史》里的《身份案》,继父为了女儿的遗产,必须保证她在他活着的时候不结婚,于是假扮年轻小伙儿俘获姑娘的芳心,但是在结婚的当天逃婚。《贵族单身汉》一案,贵族的老婆为了和真爱私奔,新婚后伪装失踪,让别人都以为她死了。甚至福尔摩斯一生中唯一动心的那个女人,艾琳·艾德勒,在她出场的《波希米亚丑闻》一案里,也有在教堂结婚的情节,而且证婚人还是福尔摩斯……
SP电影里“可恶的新娘”这个案子,基本都是原创剧情,前半段邪性而且恐怖,新娘画的那个哥特妆看得我后背发凉,谁想到后半段萎了,用了一种“这不可能啊不过仔细想想还是有那么一丢丢可能性”的结论来解释,等于只打了个花架子。挺可惜的。

4.神秘的美国

电影中尤斯塔斯先生行为诡异,貌似有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卷福的推测是这位仁兄既然来自美国,可能身负绝大的秘密。这对于维多利亚时代的英美关系而言,是一个很合理的推测,那个时候澳洲还是英联邦用来流放犯人的,美国——在英国人眼里——还是不开化的。所以才有原著《恐怖谷》这个中篇里,对于美国黑帮穷凶极恶的描写,以及《血字的研究》这篇代表作里,对美国摩门教徒近乎惊悚的叙述。
《恐怖谷》和《血字的研究》结构上类似,都是先在英国出现了一个扑朔迷离的案子,解谜到最后,发现凶手和被害者都来自美国,于是跨越历史回到一切的起点,在美国开始讲故事……柯南·道尔在侦探小说作家这个身份背后,还是一个知名的探险家,游历了不少地方。他写过一个科幻类的长篇探险小说,《失落的世界》,也很好看。
除了这两个中篇,《归来记》中《跳舞的人》,女主也来自美国,电视剧第一部第二个案子,有段密码还记得吗?就是从这里头的密码脱胎出来的。《新探案》中《三个同姓人》,罪犯是美国人;《退休的颜料商》,提到了美国来的侦探,还是共济会成员。这个案子值得一提,手法很特别,大概就是一个性格冷漠残忍的老头,发现妻子出轨之后,把妻子和第三者锁在一个屋子里杀了,为了掩盖罪证,把整个屋子重新漆了一遍……
此外还有几个案子,提到了其他地方来的罪犯(总之除了大英联邦日不落帝国,除了这儿世界上就没有好人),比如《最后致意》里的《圣佩德罗之虎》,背景是中美洲;《红圈会》,犯罪组织来自意大利;《魔鬼之足》,凶手干脆是从非洲海归的,还带了一种剧毒的药粉,把他的仇人变成了疯子。
顺带一提,原著里其实也出现了尤斯塔斯这个名字,《归来记》里《格兰其庄园》,尤斯塔斯爵士,因为家暴,被一个深爱他老婆的船长打死了……
仔细想想,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个案子和电影里的故事,本质上是相通的。

好了我累了……SP电影里的剧情也快忘却了(卧槽我什么记性啊)。电影中还有一些更小的细节,解释一下,比如片头那段纪录片提到的亨利·沃德·比彻的画像,出自《回忆录》中《住院的病人》,一个近乎搞笑的盗窃案。
那个“有斑点的带子”门饰,出自《冒险史》中《斑点带子案》,也译《污斑饰带案》,整个全集里我认为最恐怖的案子,一度给我留下过心理阴影,女被害人是在一张被钉在地板上的床上,给一条花斑毒蛇咬死的。
而那个“双头狮子”门饰,则出自《新探案》中《狮鬃毛》一案,其实这个案子和狮子半毛钱关系都没有,凶手是一个霞水母,有剧毒,可以破坏人的神经系统,因为长得特别像一团雄狮剃完胡子剩下的鬃毛,又名狮鬃水母。这个故事也是全书中以福尔摩斯的口吻作为第一人称,写的第二个故事,全程没有华生出现。那时候福尔摩斯已经退休,在海边隐居养老,我一直认为15年上映的《福尔摩斯先生》所借鉴的,也是这个案子,不同的是那部电影里的小男孩,中的是蜂毒。

另外多说一句,一个现代的侦探,纯靠大脑推演一个过去时代的悬案,最后得出一个尚可信服的结论,这不是电影首创。最有名的,约瑟夫·铁伊《时间的女儿》,也是类似的叙事,在那个长篇故事里头,侦探在病床上闲得无聊,自己演绎了英国历史上查理三世谋杀两个小王子的公案,最后推翻了定论四百多年的一段历史。当然,铁伊是个严谨而考究的作家,《时间的女儿》在逻辑性上,比这个SP电影强太多。


P.S. 电影还是值得一看的,只要忽略那个弱智的谜底就行了。看这个电影需要情怀啊情怀,尤其是对剧粉来说——比如说我,等了这么久,难得能在大银幕对着卷福和华生舔舔屏,我容易么?!

PPP.S. 文中提到的原著内容,可参考新星出版社“午夜文库·福尔摩斯探案集全注本”系列(http://book.douban.com/series/7409),《时间的女儿》我看的也是午夜文库版本,详情可见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9977987/ 。

PPPPP.S. 我不是打广告的,否则我是你们孙子。

神探夏洛克:可恶的新娘Sherlock: The Abominable Bride(2016)

又名:新福尔摩斯(港) / 新世纪福尔摩斯:地狱新娘(台) / 神探夏洛克:恶劣的新娘 / 神探夏洛克 / 神探夏洛克电影版 / 神探夏洛克剧场版 / 神探夏洛克:2016新年特别篇

上映日期:2016-01-04(中国大陆)/2016-01-01(英国/美国)片长:90分钟

主演: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 / 马丁·弗瑞曼 / 鲁珀特·格雷夫斯 / 马克·加蒂斯 / 安德鲁·斯科特 / 尤娜·斯塔布斯 / 露易丝·布瑞丽 / 阿曼达·阿宾顿 / 乔纳森·阿里斯 / 亚斯明·阿克拉姆 / 大卫·内尔斯特 / 凯瑟琳·麦克马克 / 蒂姆·麦克纳尼 / 娜塔莎·奥基弗 / 蒂姆·巴洛 / 杰拉尔德·基德 / 丹尼尔·弗恩 / 斯蒂芬妮·海姆 / 亚当·格里夫斯-尼尔 / 理查德·萨顿 / 安东尼奥·巴斯托夫 / 

导演:道格拉斯·麦金农 / 编剧:马克·加蒂斯 Mark Gatiss/史蒂文·莫法特 Steven Moffat/阿瑟·柯南·道尔 Arthur Conan Doyle

神探夏洛克:可恶的新娘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