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剧情的催化剂是凯尔自慰身亡,虽然这只是一个通过现场暗示出来的未直接描述的事件,但不妨碍通过此事给广大的凯尔们敲个警钟。性是造物者制定的规律,它经常干扰人的思考和行为,正如饥饿、寒冷、劳累一样,但人之为人,在于懂得合理的克制,不走禁欲和纵欲的极端。古代,直到清代,对于书院里的学生,读小说和看戏都是禁止的,违者是要处罚的。而当代社会,早已名正言顺的小说没什么稀奇,人们在追求权利的时候也释打开了潘多拉盒子,即使你无意,你对网络世界泛滥的性也防不胜防。一旦十五岁好奇的凯尔们发现了它的秘密,那么,也许只有部分幸运儿能“守节”,大部分都存在凯尔现象,更进一步说,若无法自拔,可能会步凯尔的后尘。在这件事上,是真的需要培养克己工夫的。
2.较之凯尔的自慰身亡,他的失意作家父亲兰斯克的生存状态同样(在我看来是更加)值得反思。像所有大作家最初一样,兰斯克不停地写,不停地被退稿。他写得好不好且不说(后来证明他写得好),他作为一个文学界的无名之辈,想要叩开出版社之门(即使在网络文学日正中天的当代,正式出版自己的作品对于作者而言仍然具有神圣的意义)是难乎其难的。这个问题可以换个表述方式:出版社凭什么给你出?是贾平凹或莫言给你写序了?是省市作协给你资助了?是因为下贱自己成网红了?凡此种种,恰恰都可以直接敲开出版社之门,但,唯独你只是一介公民就不可以,即使宪法确实规定你有出版的自由,但宪法并没有规定你如何行使自由。所以,兰斯克也好,你也好,我也好,只能自己掏钱(看来,出版自由是需要花钱买的,我们和出版社都是市场经济里扮演着商业角色,进行着商业行为)或炒作来达成出版自己的作品的目的了。兰斯克最初也许是无意伪造了凯尔的遗书,后来有意伪造了日记,人们震惊于“真正的”凯尔原来是个天才作家,而且大家居然跟他在同一个时空,于是这种震惊带来的好奇、热闹、骚动让凯尔成了已故的名作家,他的作品也卓越非凡。讽刺的是,同一个人的文笔,通过死亡——如此高昂——的代价获得了认可(人们认为是已故的凯尔写了遗书和日记),而写这些文章的那个活人却从未被认可过。只有死才能吸引世人的注意力吗?不幸的是,历史不止一次地证明,死,尤其是早死,往往能缔造不朽的天才。近年的林嘉文如此(虽然他是生前出书,但死亡使他获得了更高的关注度。愿他安息!),二十世纪末的海子如此,明清之际的夏完淳如此,唐代的李贺某种程度上也是如此,曹魏的王弼也是如此,十九世纪俄罗斯的莱蒙托夫也是如此(普希金生前抱得大名,不算),英国的济慈、雪莱也是如此(拜伦与普希金类似,不算),凡此诸君,皆因其早死而在历史中留下了金色的荣耀。假如海子没自杀,即使有才,也有可能在叩开出版社之门时像现在的我们一样不那么顺利。而惨淡经营自己的文字生涯的年轻的我们在有多少在辛苦的攒钱去买出版自由!历史已经证明,死能让你像烟花一样迅速地吸引世人的关注,但,我们还有梦想,即使惨淡经营一辈子,也要生生不息地奋斗,也不会去死在这个需要我们见证的伟大的时代!

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World's Greatest Dad(2009)

又名:世上最赞老爸(台) / 世界上最伟大的爸爸 / 世上只有爸爸好

上映日期:2009-08-21片长:99分钟

主演:罗宾·威廉姆斯 / 达里尔·沙巴拉 / Alexie Gilmore / Michael Thomas Moore / 杰梅因·威廉姆斯 / 

导演:博卡·格德斯维特 / 编剧:Bobcat Goldthwait

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