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2023年我第二喜欢的电影,在电影院看了三遍,线上又看了三遍。
其实一开始进电影院之前我是以为这是个大烂片的,要不是陪朋友远程同看,我根本不可能进影院看这个片子,所以刚开始的时候我甚至还在和朋友发消息,根本没认真看。但是冀州城之战中,殷寿带队冲过火线的画面实在是像油画一样漂亮,震撼到了我,这段也让他是质子们心目中大英雄的形象立住了,试问哪一个与他一起并肩作战的人能不被他此时的表现折服呢?
西伯侯姬昌出场的第一个镜头,我直接幻视了“西岐袁隆平”,短短数秒就让我体会到了为何西岐百姓如此爱戴他。伯邑考真的是翩翩君子的具象化,而他们提到姬发时的语气神情,都让我感受到了这家人之间的深厚感情,西岐的色调是暖色的,正因为如此温暖,才让后面的姬发回家显得更加悲壮和必然。
第一个让我对姬发开始感兴趣的镜头是女娲庙,那个委屈倔强愤怒的表情实在是太好看了🥺,让本来会觉得他告发四大伯侯谋反行为不好的观众一下子觉得,哎呀,这还是个孩子呀,他也是被蒙蔽了;在之后的龙德殿剧情,姬发情急之下机智的想出两种选择之外的第三个办法实在是让我刮目相看,好聪明的少年!
说到龙德殿,这是我这部电影最喜欢的高潮之一,四大伯侯四个质子,加上纣王以及之前在这殿前被刺身亡的先王,一共五对父子,每对选择都不一样,实在是有意思极了。每位伯侯的演技都如此老辣,配上紧张的音乐实在是让人目不暇接。
实际上,我在此之前甚至没有完整的看过封神演义,很多剧情已经模糊不清,最深的印象还是来自于《哪吒传奇》,所以伯邑考救父的情节真的让我震惊。伯邑考初来朝歌的时候就救了被欺负的姬发,还带来两匹雪龙驹,兄弟之间的感情交流也是温馨友爱,让西岐的阳光照进了朝歌城。但就是这么美好的伯邑考却替父认罚,直接失去了生命。本来我只是以为他牺牲了自己,但是我没想到是这么一个牺牲方式!当残暴的纣王兴奋笑着说出“你那么爱你的儿子,怎么没尝出他的味道”,我整个人都麻了,而李雪健老师的精彩演绎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姬昌为人父的痛不欲生和仇恨满心,他可以为了自己心中的公义而死,但是他绝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儿子因此夭折,何况是以如此惨烈的方式!
而此时,蒙在鼓里的姬发还在一厢情愿的以为大王是被狐妖所蒙蔽,否则他还是他心目中的那个大英雄。然而很快,宗庙对峙彻底摧毁了姬发心中的英雄形象,让他认识到纣王是如此卑劣不堪,残暴不仁的暴君,之前种种迹象涌上心头,让他彻底做出了叛出朝歌的决定。
其实我觉得,纣王对姬发是最特别的,他对自己的亲生儿子能够直接下杀手,但是对姬发,反而如此信重,在宗庙之后威逼姬发弑父都没有派人盯梢,甚至承诺,只要他做到,从此就是殷商的继承人。这给了姬发救走父亲,串联西岐质子团的时间。而姬发真的很果断,下定决心之后立刻行动了起来。
法场劫囚让纣王感到被背叛的愤怒,在他眼中,这个有着优秀哥哥,却野心勃勃的孩子才应该是他的儿子,才最应该懂他的“不得已”与“无奈”,他应该和自己做出的同样的选择,而不是为了所谓的软弱的感情,胆敢反抗自己。砍断太子脖子的拿把刀,同样斩断了姬发对殷寿的最后一丝感情,从架刀威胁到毫无犹豫“天不杀你,我杀!”,姬发武王初现!
混战之后,姬发一行跑出了朝歌,却被饕餮巨兽紧追不舍,如果问其他人为什么追随姬发,我想他孤身一人引走饕餮说明了一切,他就是这样有担当的领袖者。同时,他敏锐的观察力也让他找到了消灭饕餮的办法——饕餮消溶于水。姬发将饕餮引到悬崖边抬头的那个镜头,是我近些年来看过最美的古装镜头!如此令人难忘。
一切的最后,伤痕累累的姬发骑着雪龙驹奔驰在一望无际的麦田里,他终于要回家了,他失去了很多,家人兄弟,同袍战友,榜样偶像…那个纯真的姬发已经死去了。但是他终于要回家了,他的父亲,他的城民都在等待他,到家的姬发孩子般擦拭着眼泪,这也是他最后能够脆弱的时间了,之后,是更加严峻残酷的考验。
最后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乌尔善导演,我想看封神第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