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届四十,追剧追到眼睛要瞎,激情澎湃思绪绵绵,非并追郝蕾、邓超版的《少年天子》剧评而不能自已。其中,丁丁的《少年天子》系列剧评《呼喊与细语》一至五篇,可谓篇篇精辟,评析独到,读来酣畅淋漓,别有启悟(详见:https://www.douban.com/people/1474538/reviews?start=10)。
追到三十六集,作为后进,该说该评的,已有洋洋大观珠玉在前,本已无甚可表,偏又不吐不快,吐而后已。
这部2003年口碑之作,可谓名至实归。印象中不像唐国强《雍正王朝》、陈道明《康熙大帝》那样烈火烹油般红火过,但时不时总被人忆起、提及。年隔十五,终于被这口口相传郝蕾邓超教科书般演技的赞誉及剧中不谐帝后、现实中分飞劳燕的唏嘘,给足铺垫,给足悬念,给足期待,然后在时间并不充裕的现在,挤牙膏一般挤出时间追这部四十集的陈年老剧。
后进,却有后进的妙。十五年前看,那时,是对世故人情一知半解的体悟,是侧重于一己情爱缺憾的局促,想必,只能看出帝王后宫的那层悲辛,不能体察生而为人的悲辛无尽。
悲辛无尽。
乌云珠写下“悲辛”,福临继之“无尽”。两个惺惺相惜的盟友,一对失而复得的知音,是你侬我侬,又不限于你侬我侬;是两情相悦,又不止于两情相悦。一张画,一幅字,挥毫作画者的胸襟气度,只待知音。知音赏到,识得,却草率处之,可悲;复见,已嫁他人妇,那近在咫尺含悲带笑的泪眼,辛酸自知。山穷水尽,硬劈路;柳暗花明,勉一村。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良辰美景弹指间,悲辛无尽奈何天。
在福临乌云珠是如此,与废后(顺治元后,孝庄太后侄女)静妃、谨贵人花束子、佟妃佟腊月、第二任皇后(废后侄女,孝庄太后侄孙女),同样如此。
不想要的不得不接受,是帝王福临之悲哀,何尝不是飞扬跋扈傲慢不羁的第三位博尔济吉特氏皇后之不幸?废后沦为静妃,静妃得孤绝清寂之静,暗里涌动的爱欲何曾有过片刻宁静?不稀罕的偏施恩,微贱如花束子遽升贵人,终不免沦为帝后相争的弃子,猝然高升倏忽坠地,身不由己却不自知,固然可哀,悲剧缔造者却是上一出悲剧承受者,前因后果,想来令人备觉悲辛。小家碧玉如佟腊月,少女之天真、活泼被生母修剪殆尽,终得偿所愿,飞上枝头,使福临误以为“愿得一心人”暂时心平气顺,惊觉枕边人娇俏、甜美、柔顺为表,实则入宫、得宠、固宠为里,所爱非己,而是“权势”, 佟妃失宠可悲却并不可哀,福临之求而不得的高处孤寒者,甚悲甚辛。福临与废后苦果下妥协诞生的另一枚苦果,继任皇后,枉自端肃着皇后的名号,忍见如花妙龄生生老去,福临对废后尚有臧否有憎厌(“奢”“妒”),对皇后却不远不近不痛不痒,影子一般似有若无,辛酸自知,思之可悲……
悲辛无尽!
在福临与孝庄太后、博果尔与太妃,亦然。争强好胜的母亲,咄咄逼人的母亲,一贯正确的母亲,恨铁不成钢的母亲,给与过多保护/掣肘的母亲,不知满足的母亲……太后和太妃,本质上都是这样的母亲。这样的母亲,是孩子——尤其是儿子,在封建社会被视为一家之主、一国栋梁乃至一国君主的儿子——的梦魇。以爱之名,说得越多、做得越多,儿子就越痛苦,无以回报无以挣脱之际,以血肉之躯献祭,相爱相杀至此方休。此人伦之悲,并不鲜见。施爱慈母同是施虐暴君,俊逸小树培植成挺拔大树,一刀一刀被亲手凌迟,终于轰然折断仆地,独吞苦果,辛酸谁表?
悲辛无尽。
在宽厚保守睿智沉稳的济尔哈朗,在忠诚平和内方外圆的岳乐,在壮志难酬反成笑柄的博果尔,在雄心铁腕生不逢时的济度,在老谋深算固守尊卑的索尼,在精明狡黠圆滑弄权的吴良辅,在憨笨赤诚不求回报的耷拉吴,在心怀社稷庙堂之外的吕之悦,在行善散财糊涂送命的安八度,在惨遭灭门以卵击石的乔柏年……
在那些无法出生或惨遭毒手的皇室胎儿,在那些成为安八度绘声绘色谈资的吃人者和被撕扯的人肉,在庙堂之高江湖之远,在满州权贵在低贱小民,在生者在死者,在前朝在后宫,贵族和贵族之间、权贵和草民之间、主子和奴婢之间、太监和太监之间、嫔妃和嫔妃之间……在当今在往昔,从古到今,从今而后。
悲辛无尽……
是以刘恒编剧、总导演之电视剧《少年天子》的悲凉,无处不在,深邃,而不露声色,比之凌力小说原著,在“悲辛无尽”的人性深度挖掘和展现上,更深刻,更犀利,更真实,因而也更伟大。精心打磨的剧本,冷峻超拔的理念,接地气的台词(尤其吴良辅的台词令人叫绝!吴良辅与索尼针锋相对,吴良辅训导小太监、吴良辅提点佟妃、吴良辅与常阿岱不打不成交),考究精良的服化道,以及,令人叫绝的戏骨戏精戏疯子那交相辉映令观者沉醉其中、共情共鸣的精湛演技,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彼此成全,淬炼出这样一部好看、耐看的悲辛经典。
顺治福临的明慧、果决、勤勉、温柔、仁爱、隐忍、权谋,以及敏感、多疑、执拗、外强中干、护短、冲动、逃避、畏缩,邓超丝丝入扣,富有层次地予以呈现。一段感情兴起和寂灭,伴随着一段政治博弈,从无奈结盟(元后)、初次立威(谨贵人)、笼络固权(佟妃)到施展抱负(董鄂妃),邓超完整而完满地展现了少年天子成长成熟最终幻灭的悲辛一生。
郝蕾从母仪天下的皇后到废后静妃;从新婚之夜旁若无人嗑瓜子,到新婚燕尔各种随心所欲刁难天子、口无遮拦辱骂福临;从对花束子张口就骂伸手便打,到毫无道德包袱加害花束子,再到惺惺相惜百般维护,那样恣肆骄横,那样不计后果,那样令人扼腕,却无法忽略她无法讨厌她。她那突然涌出的又冷又硬的眼泪,她那阴森跋扈的狂笑,她那梦幻迷离的眼神,她那婴儿般无辜的表情,撑起一个张力十足、意蕴繁复、令人探究不尽的人物,一个活生生的人,有一种不合时宜的癫狂和超拔,她不属于高墙宫殿,她不属于那个时代,甚至,即便当代也不见得为人所普遍接受。郝蕾的表演是流光溢彩的,又与对手戏演员的表演相得益彰,和邓超、潘虹、何赛飞的绵绵气势,令人赞叹!废后静妃的角色相当不讨喜,郝蕾却凭自己天才般的演技,赋予这个人物多层面、多向度的意蕴,一个看似乖戾却能足以深刻地、复杂地体现“这一个”之无尽悲辛的人物,就此完整而完美地立了起来。
霍思燕的乌云珠,杨蓉的佟妃,相较而言,杨蓉的表演完成度更惊艳更富有层次一些。杨蓉的佟妃,有一个人物在剧中逐步成长、成熟、定型的过程,有血有肉,丰富饱满。霍思燕表现出乌云珠的外柔内刚,表现出她的心存高远,但是一开始如此,到最终也是如此,一个完美的理想的女性,却失之木讷,缺乏层次——为何独爱福临而非别人?福临爱她,是基于才华、气度和政治理想的欣赏,可谓志趣相投,且有前面三段感情的铺垫,可谓水到渠成;而乌云珠对福临的爱,则缺乏这样的厚实绵密的铺垫和呈现,从而显得有些空阔、浮浅。就志趣相投而言,那为什么不可以是近水楼台的安亲王岳乐,为什么一定是遥不可及的福临?当然,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师傅吕之悦对她施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个小女子何以稍加暗示就能以匡扶社稷、影响庙堂为己任……无论如何,乌云珠的角色也立住了,没有拉低水准。——设若是舒畅,她也演过董鄂妃,是不是会塑造出更有层次更有灵气的董鄂妃来?
何赛飞,看过她演的《孝庄秘史》《大宅门》,对于她的表演,一直喜欢不起来,这部《少年天子》里,她的表演令我折服!和潘虹对戏、和郝蕾对戏,可谓火花四溅、光芒四射!
这部戏里,最让我惊艳的角色,是李建义饰演的顺治近侍吴良辅。这个太监中的人精,人精中的财迷,财迷中的情种,把一个历经三朝更迭的顶级太监的方方面面,都做了精彩生动的演绎:贪财敛财又舍得散财,知道抱团取暖,三分伪善三分真心四分审时度势,深入骨髓的奴性和忠诚,对朝局时势的敏锐把握……尤其他那带有鼻音尾音“n”的吐字念白,独有的老京片子的说话方式,那细腻丰富的微表情,或哭或笑或嗔或恼或讨好或卖乖,历历在目,声犹在耳!
看到三十五集,好剧将终,下一个好剧何处安身立命?
悲辛无尽,何处安身立命?
人生无常,世事不尽如人意者多,所谓悲辛无尽,偶有亮色,最终仍难免一死。虚无者,觉生之虚妄;奋发者,则力求有限人生有所建树或大放异彩……
虽最终仍不免一死,却每每向死而生,希绪弗斯的滚石推而不绝,而思考,则不亚于普罗米修斯自天界盗来的火种,照亮暗黑荒芜的人生。
悲辛无尽,甘苦自知。

少年天子(2003)

又名:少年天子之顺治王朝

上映日期:2003-09-18(中国大陆)

主演:邓超 Chao Deng/潘虹 Hong Pan/郝蕾 Lei Hao/王辉 Hui Wang/何赛飞 Saifei He/霍思燕 Siyan Huo/李建义 Jianyi Li/李法曾 Fazeng Li/武利平 Liping Wu/郑天庸 Tianyong Zheng/杨蓉 Rong Yang/崔波 Bo Cui/薛俨 Yan Xue/王灵 Ling Wang/李修蒙 Xiumeng Li/卢勇 Yong Lu/山鹰 Shanin/张春年 Chunnian Zhang/李东翰 Donghan Li

导演:何培 Pei He/刘恒 Heng Liu编剧:刘恒 Heng Liu

少年天子相关影评

四毛毛
四毛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