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2019年上映的流浪地球,打响了中国科幻电影的第一枪,这一枪响亮有力,在中国科幻漫长寂静的夜空中划过一道彗星,闪耀了整个新年。对比全球,我对流浪地球的评价是这是一部近几年全世界最好的硬科幻电影之一。
从剧情开讲,流浪地球的故事有一个宏大的世界观,得益于原著作者刘慈欣高超的写作技艺,对于电影改编的故事再造就相对容易。在看惯了西方面对灾难的个人英雄主义行为后,带着地球家园去流浪这一充满东方智慧的危及应对方法让人眼前一亮,不再是乘坐飞船逃离太阳系,而是倾其所有保护家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高超的口碑加上选择了一个中国传统佳节春节档期,影片成功夺得2019中国电影票房冠军。
影片的主角之一刘培强中校是一个典型中国式英雄,对家庭他竭尽全力,为了让亲人能活下去,他放弃入住地下之城的机会,让儿子能有更好的生存条件,自己则前往危险的外太空执行任务,错过了陪伴儿子的十几年光阴。对于人类种族的未来他付出所有,为了让地球上的人类能继续旅程,他牺牲自己,换得地球成功逃离木星引力,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畏之精神,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也正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长久繁衍而未曾灭亡的根本原因。
除此之外,影片着重刻画了亲情故事线,由中国传统家庭伦理道德向世人展现为何中国人能够舍己为人。刘培强中校的儿子刘启对远在天边的父亲有着些许误解,他不满当初父亲放弃了身患重病的母亲的治疗,转而让姥爷带着自己住进了地下城,这也正是本片为数不多的有争议的地方,当然,这些争议来自外网,不同的价值观念让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捕风捉影之人对此口诛笔伐,而最终,导演给了他们一个解释。在流浪地球的续集之中,由资本主义国家通过的抽签入住制引起中国的强烈反对,而正是这种不公平却也无可奈何的删选方法引起了第一部中的亲情危机,战功赫赫的刘培强中校获得了幸存下来前往地下城的机会,但他的妻子儿子和岳父则并没有中签,刘中校面临着人生中难以抉择的难题,身患重病的妻子给了他答案,如果刘中校前往空间站服役,他们的儿子将不必抽签得以生存下去,而因为儿子年幼,需要监护人,姥爷就也有机会前往地下城。妻子放弃了自己生存的机会,因为她的生命危在旦夕,让能生存的人生存下去,为人类文明延续火种。为了家人的未来,刘培强夫妇都作出了令人尊敬的牺牲,为了我们所爱之人,中国人可以选择牺牲自己,为了更多的人活下去,个人的牺牲可以毫不犹豫。西方所谓的人权争议不攻自破,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家园,哪怕失去一切我们也要捍卫它,这是我们的唯一,有什么理由不值得去拼命保护它呢,这个道理,中国人都清楚。
作为科幻电影,当然少不了科幻情节,影片最值得人称道就是其中人工智能机器人MOSS的桥段。人工智能作为辅助服务人类进行生产生活活动的系统,对人类的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产生了十分有利的影响,大大便捷了人类的生活。这也正是近几年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趋势。但影片中对于人工智能技术可能的负面作用的探讨则令人深思。MOSS作为强大的人工智能在木星危机到来之前就通过快速而精确的计算预知到地球将被木星撕碎的结果,并快速申请获得了联合国的逃逸许可,放弃地球带领空间站飞向深空。刘培强中校阻止了逃逸行为,选择牺牲空间站拯救地球。我们不难猜想,如果刘中校没有制止MOSS,地球必然面临灭亡的命运,而为了保全人类文明火种,MOSS选择逃逸空间站。这是合理理性的选择,成功率极高。但这恰恰暴露了人工智能冰冷的弱点,它们通过先进的科技寻求最优解,但忽略了这可能对它们的创造者人类所带来的的悲痛之情。假设一下,MOSS成功了,当从睡眠中苏醒的航天员们得知地球毁灭了,他们是这浩瀚宇宙中唯一幸存的人类了,我们可以预见作为人类的航天员们的悲痛,接下来该如何选择,不排除人们可能会关闭做出逃逸指令的人工智能MOSS,但可以确定的是,一个小小的空间站绝对无法完成星际移民的流浪计划,这等于斩杀了人类生存的机会,未来只有绝望,人类灭绝只是时间问题。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影片带给人们对于科技发展的思考拥有太多值得讨论的地方,至少这次,刘中校作为人类的感性拯救了更多的人,拯救了地球,制止了人工智能的错误,而未来,人类和人工智能的对决还会不断上演。
2019年,流浪地球的上映打开了中国科幻的大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四年后,它的续集把支撑这扇门的承重墙撞得粉碎。中国科幻正以更加饱满的姿态走向世界,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相信在小破球的引领下,中国科幻将会继续蓬勃发展,这部中国电影所宣扬的全人类大团结价值观将被更多的人接受,全世界范围内,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将通过中国电影这个窗口进一步推向全球,最后,祝福中国科幻未来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