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川大的青春广场露天放映了《流浪地球》,本想着蹭一点二课时长的我,坐在那儿目不转睛地及其认真地又看了一遍《流浪地球》,有了许多在第一遍观影时不曾有的感想和体悟。
与第一遍漫漫而过,仅关注剧情是否精彩和人物是否动人不同,在第二遍我开始思考关于在《流浪地球》中表现出的对人类终极问题的探讨。
“生存还是死亡。”
自地球发生灾难起,人类从来没有放弃拯救地球的努力,地上被破坏,那便举全文明之力,搬迁至底下,天空失去光芒,遍派出宇航员,致力于寻找新的家园。
在地球的生死存亡之际,人类毅然决然地做出了选择,抗争到底,守卫地球
但当地球危局难以拯救,“生存还是死亡”这一终极命题又拦在了人类面前,这一次无关乎舍命斗争,因为人类的斗争已经无法战胜宇宙的狂灭之力,仅在于选择
是妥协,放弃地球,牺牲掉35亿的人类,让空间站带走所谓人类希望的种子,在太空漫游寻找新的家园,以延续人类文明
还是抗争,放弃希望,牺牲掉空间中的所有火种,凭借百分之一的希望奋力争取人类的胜利,以留存下一个满目疮痍但仍旧存放着人类文明的地球。
现实里这极难做出选择,电影做出了选择,或者说是刘培强做出了选择,他选择了牺牲“火种”。电影院的观众看到刘培强孤身前赴火海,或许为刘培强的舍己而感动。但客观来说,他不过是做出了一个选择,一个令全人类继续生死未卜的选择,牺牲掉了所有火种,换取这个疮痍的地球一丝喘息之机。
无论最终是地球留下,还是火种继续漫游,都没有谁是胜利者,人类在宇宙中永远是如此得弱小和渺无所依。
“生存还是死亡”即使如今科技如此高度发达,但在深不可测的宇宙面前,这依然是人类的一个终极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