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完了青少年。很想写东西。
今天下午弹在那遥远的地方的时候,很想哭。
不记得谁说的,一切的音乐都是悲哀的。
这部电影出彩的地方就是这首歌曲。
节奏感很强,有些伤感,又踌躇满志的感觉。有些青春年少不知愁滋味。
好多摇滚里关于爱情,都是这样的感觉。壮志未酬,渴望着远方。
看着豆瓣上的短评,
人人都会变老,并不是所有人都会长大。
塞隆的宅女与马特的技术宅都是心理未成年的表征,怀旧的老歌也成为暗示。
其实怎么说,我觉得塞隆和马特的可贵之处就是他们都是孤独的。看很多人说塞隆不成熟。的确,她身上很多东西,让你觉得很明显,直接。嫉妒,欲望,漠视,恣意妄为,我行我素。我们都能看出来她对旧情人的可笑的幻想和自以为是。在旧情人孩子的命名会上,她的幻想被结结实实的现实扇了一巴掌。很显然,旧情人对他没有任何情,只有愧疚。从争执中我们知道,这份愧疚大概和她流产的孩子有关。导演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塞隆和巴迪没有结婚。她为什么和老公离婚。
我们所看到的是,所有人都很幸福,只有她游荡门外。
对于结局,出乎我的意料。
我知道她会找到一条道路,走出这乱糟糟的现状。
但我没有想到是自我肯定的道路。
最后马特妹妹的话,显然是很偏激的。她崇拜塞隆。
尽管现实生活里的塞隆,是个失败者。在一些人心里(马特的妹妹已经工作了),她仍是女神。在马特心里也是。只是一个是欣赏她的特立独行,一个被她的美貌俘虏。
最后她给自己的小说结了尾,女猪脚考上了剑桥,自己喜欢的男生和胖妹在乡下生活。
即使是她肤浅的一厢情愿。至少,她学会了放弃,和过去告别。
至少比那些得不到的始终在蠢蠢欲动的人好得多。一辈子郁郁不得志,却始终不给个了断。比如《幸福像花儿一样》中的林彬。
有时候看那些讲心理伤疤的电影,会觉得很矫情,那些童年的经历,影响着以后的行为。
可是,看完这个电影,突然觉得,人的可贵。虽然塞隆有很多显而易见的缺点,和斯嘉丽有些共通的地方。但是,她的倔强,坚强,真实,让我们看到生活中不完美的自己。
在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做过小丑。

青少年Young Adult(2011)

又名:中女翻叮日记(港) / 半熟男女(台) / 装嫩 / 老小孩 / 脱线女王

上映日期:2011-12-09(美国)片长:94分钟

主演:查理兹·塞隆 Charlize Theron/帕特里克·威尔森 Patrick Wilson/科莱特.沃夫 Collette Wolfe/伊莉莎白·里瑟 Elizabeth Reaser/路易莎·克劳瑟 Louisa Krause/帕顿·奥斯瓦尔特 Patton Oswalt

导演:贾森·雷特曼 Jason Reitman编剧:迪亚波罗·科蒂 Diablo C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