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的建筑碎碎念01
费拉拉 —— 此城是意大利建筑宝藏之城,典型的意大利中世纪和文艺复兴风格在此各占一边。但第一段男女主角第一次相遇是在此城吗?十字拱覆盖的敞廊,橙色瓦片覆盖的屋顶,像安东尼奥尼所偏爱的那样,雾气弥漫。
旅馆时相当标准的文艺复兴风格意大利庄园,教父同款,应该并非正宗历史建筑。
室内是墙裙、木壁板、手工艺风格的木线条,淡蓝淡绿淡黄覆盖一切 —— 窗框、暖气片的 stucco,不,不是 stucco,是油漆。
家具的木材也是 90 年代时我们常见的劣质、分层的胶合板。
在城内时,简短的两人步行跟拍,再加上片尾附带的导演带看,走马观花了埃斯特城堡、费拉拉主教堂、钻石宫等地标旅游点。
波托菲诺——山脚直接落入港口湛蓝的海水之中,港口边,是欧洲港口常见的涂成鲜艳颜色的广告牌式立面。究竟有几成是向他们说的那样,渔民为了远远能看到自己的房子?
山上的房子倒是遵循地势巧妙的藏着,高山环绕的港口被捧为村庄的中心。
泳池边,导演在一段敷衍无比的剧情之后故作深沉地反思,镜头却心不在焉地离他而去,只想把这个有着绝美景观的酒店招牌泳池拍全。
巴黎——室内场景居多。两个豪宅,一个是变化多多端的别墅,一个是极简主义的顶层公寓。公寓的灰色墙壁十分惹眼,90年代,粗野主义和安藤忠雄混凝土的影响在欧洲也已经生根。玻璃墙旋转即可完全完全向露台打开。
德国某未明城市(请知情人士指点)——石块铺成的人行道岸下,新铺的隆起的柏油路。男女主角在人行道上匆匆穿过的城市墙面布满石块、剥落的抹灰、露出的混凝土、铸铁栏杆、随手涂鸦,这种粗野和灰败几乎成为电影中德国城市的特色(《超感猎杀》《柏林》),也许是石材的关系。黄灰色的石头之城。
女孩住的公寓楼,贴着红的绿的黄的带小花的墙纸,地毯、窗花、墙上的假窗装饰,精致无比,不过其直跑楼梯和走廊并列的布局在我国的老公楼中也时常见到。
导演在一首一尾回到酒店时都给了酒店名称和所获荣誉的特写。
大导演去各国旅游拍恰饭作品还拿了艺术奖,不愧是名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