趟过了三十岁的滩涂,我发现自己对美好事物的鉴赏力日益挑剔。那种曾经能够让人热血沸腾的 “卧槽,就是这样!” 的瞬间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 “嗯,还行。” 的波澜不惊。观影体验,亦复如是。
在清明的小长假里,我观看了《封神第一步:朝歌风云》。电影确有其精彩之处,但总有些许不足,让人眼光微闪之余,又迅速暗淡。难免感到一丝遗憾。
我一直坚信,电影的核心在于其叙事的力量。这部电影的画面色彩、演员的演绎、以及某些场景的设计,确实感受到了导演的创意与灵感。例如,雨中苏妲己跳舞的场景,舞姿、鼓点、笛声和演员的情绪,这些元素的融合,如同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让人心潮澎湃。然而,当这些华美的片段退去,电影的整体叙事却显得有些模糊。看完电影的我尝试去回忆这部电影整体讲述了什么?它是关于纣王的独裁统治?纣王与苏妲己的畸恋?还是姬发的英雄史诗?我无法用一句话概括其核心。第一部电影仿佛只是一幅宏伟画卷的序章与背景介绍。而这样的背景介绍不应该成为一部两小时的电影中。清明上河图虽美,却需要慢慢品鉴。在有限的时间里去描绘过于宏大的画面,难免有些失衡。
其次,电影中的人物塑造似乎与剧情脱节。我们从小听着封神演义的故事长大,对这些角色有着深刻的记忆和既定的印象。然而,电影中的一些角色似乎只是为了出现而出现,他们对剧情的推动作用微乎其微。如果这些角色可有可无,是不是就可以无?
最后,电影的高潮部分让人感到失望。大家觉得电影的高潮在哪?申公豹控制石狮子的场景?纣王的死亡?这些本应让人屏息的瞬间,却如同一场未曾酣畅淋漓的牌局,我手握四个二期待着一场精彩的对决,导演却不断地出着小牌,我要用四个二去炸他的对三吗?它还有大牌吗?这种憋屈感一直持续到彩蛋部分,我以为这局也就如此。导演却在跟我说:“留着你的情绪,我们下一局再战。”这样的处理方式,是否有些急功近利?难道不应该先完整地讲述一个故事,再去构思下一个篇章吗?
以上仅为我个人的一点浅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