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最前,先不论电影本质、内核,大家有没有留意影院的其他观众在做什么?我打了一局王者输掉之后,抬头一看,至少看到前排有三个人在玩手机,这样看至少不止我一个觉得烂。
给了一星,是因为特效确实可以的,尤其是杨戬的水系法术。
让我非常难受的是几点
1 、纣王在最开始的表现,我以为是想发挥创意,要把他塑造成和历史昏君不同的形象:杀伐果决,有勇有谋,有魄力,有气度,结果到后面自己食言(说要建那个什么祭天台自焚,结果后面的剧情感觉想反悔?),寝宫里见到儿子提着剑,就觉得要行刺,和最开始塑造的形象冲突,让我非常不适,感觉被耍了一样。
2 、有一幕是西伯昌的手下和他禀报什么,开头一个词是“主公”。这个词是商周时期就有了吗?我历史不好,所以让GPT去资料库里面查,回答是“只有三国的文献中出现了这一词汇”。2024 年了,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不严谨的用词?
3 、剧情和第一点想似,前期塑造的世界观、剧情都给我一种全新不同的方向,威武的纣王、逗比姜子牙...等等。但是剧情向后面演变,却又和旧版的武王伐纣的故事线重合,最让我莫名其妙的是比干的死,纯粹就是剧情杀。这种感觉就像一块蛋糕,在外面精心装饰,等我吃到里面,发现就是我在吃之前猜到“里面包的不会是 Shi 吧,看外表应该不是”的 Shi ,又好气又好笑。
......
我实在坚持不下去,掏出手机玩了会儿,上次这样还是文章那个电影《测谎人》,如坐针毡,前段又看了部《第二十一条》,也是烂到我想当场走。
心里很恶心,很气愤,很失望,也很沮丧,中国电影到2024年,哦不对,应该是中国的电影、电视剧、综艺,到了2024年,已经是这个德行了吗?竟然还有很多人看了封神在微博抖音的宣传后,去看特效觉得很牛逼,然后跟风觉得是一部很好的电影,应当推荐。如果问他们好在哪,说不上来;说出以上这些问题,也无从回答。以流量为主导的内地市场,也就围着一些热点明星转,《第二十一条》请来一群戏骨,没有深度的剧本加上演员的即兴演出,让我在影院想睡觉又吵的不能睡。
《疯狂的石头》《茶馆》《我们俩》这样的好电影,或许以后再也看不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