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妃
世祖废后,博尔济吉特氏,科尔沁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女,孝庄文皇后侄也。
初,摄政王多尔衮为帝纳聘。顺治八年正月,吴克善送女京师。八月,立为皇后。
一说她的小名叫娜木钟,其实皇太妃,也就是博果尔的母亲才叫娜木钟。大婚时她的年龄不详,福临只有十四岁。《清史稿》中记载:“后,丽而慧”,按说金童玉女,两小无猜,又有姑母在旁点拨调教,应该前途坦荡,终究性格使然,“上好简朴,后则嗜奢侈,又妒,积与上忤。”顺治十年,在庄妃默许下废后。
废后之时,曾遭礼部诸大臣反对。礼部尚书胡世安、侍郎吕崇烈、高珩疏请慎重详审,礼部员外郎孔允樾及御史宗敦一、潘朝选、陈棐、张璟、杜果、聂玠、张嘉、李敬、刘秉政、陈自德、祖永杰、高尔位、白尚登、祖建明各具疏力争。允樾言尤切,略言:“皇后正位三年,未闻失德,特以‘无能’二字定废嫡之案,何以服皇后之心?何以服天下后世之心?君后犹父母,父欲出母,即心知母过,犹涕泣以谏;况不知母过何事,安忍缄口而不为母请命?”顺治执意要废。
据《星源集庆》第三十七页载,顺治的皇后博尔济吉特氏于顺治十年(公元一六五三年)八月被废黜,降为静妃,改居侧宫。
有人说也不是打入冷宫,这个侧宫是永寿宫,也没有把她贬为庶妃,还是有一定地位的。史书记载,偶有小疾,董鄂妃还去探望照料呢。
后来,顺治在《董鄂后行状》中表达了对皇后的诸多不满:“因叹朕伉俪之缘,殊为不偶。前废后容止足称佳丽,亦极巧慧,乃处心弗端且嫉甚,见容少妍者,即憎恶欲置之死。虽朕举动,靡不猜防。朕故别居,不与接见。且朕素慕简朴,废后则癖嗜奢侈,凡诸服御,莫不以珠玉绮秀缀饰,无益暴殄,少不知惜。尝膳时,有一器非金者,辄怫然不悦。废后之性若是,朕含忍久之,郁慊成疾。皇太后见朕容渐瘁,良悉所曲,谕朕裁酌。故朕承慈命废之。及废,宫中人无念之者,则废后所行,久不称众意可知矣。”
剧中也有这一情节,因为一个金匙,这位“野蛮”皇后大闹中宫。
也许大家都处在青春期吧,好冲动,爱走极端,正赶上对方不懂事的时候,互相伤害,把对方的愤怒当作快感,等到董鄂氏出现的时候,福临经历过情感的波折,成长起来,让人家赶上了好时候。
剧中皇后自尽永寿宫。吴伟业《清宫词》谓卒于世祖崩年。不详葬处,或先葬蓟县黄花山下,未移葬孝东陵。
东陵的确没有她的陵寝,福临的后妃都葬在东陵,其中孝陵葬两位皇后,孝东陵葬一位皇后、七位妃子、四位福晋、十七位格格。以上三十一人都有名有姓,惟独没有静妃。这位废后自降为静妃改居侧宫以后,在官方的一切记载中便销声匿迹。由于清初档案大部分遗失、毁坏,加之这些又是宫闱秘事,讳莫如深。
据朝鲜国的史料记载,她回到了科尔沁草原,并生有一子。《李朝实录》原文如下:
上谓礼曹判书郑致和曰:“卿归自彼中,有何所闻?”致和曰:“虏中非但彗出,其它天变,不一而足,汉人皆以为变异之惨,一如戊午,不久必有兵祸云。窃闻蒙古之女,曾为顺治皇帝之后,失宠黜还其国,而生子,年今十四,淸人屡请于蒙古,而终不送,早晩必有干戈从事之举。盖蒙右在西北方,其地广漠无际,部落沵漫,恃强不用命,且顺治之子,乃是人才,蒙人若立之而来争,则必为大患,故淸人甚以为虑云。”
据专家介绍,皇后害死诸皇子的机率很低,几乎不太可能,影视作品作了夸大,但是性格乖张总还是有的,蒙古公主不把满州皇帝放在眼里。


少年天子(2003)

又名:少年天子之顺治王朝

上映日期:2003-09-18(中国大陆)

主演:邓超 / 潘虹 / 郝蕾 / 王辉 / 何赛飞 / 霍思燕 / 李建义 / 李法曾 / 武利平 / 郑天庸 / 杨蓉 / 崔波 / 薛亦伦 / 王灵 / 李修蒙 / 卢勇 / 山鹰 / 张春年 / 李东翰 / 佘南南 / 

导演:刘恒 / 何培 / 编剧:刘恒 Heng Liu

少年天子相关影评

四毛毛
四毛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