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很多年前的电视剧了吧,不过庆幸的是,即使晚了,我也还是没有错过。
  
  曾经有很多片子让我看完以后放声痛哭,可是昨天熬夜看完结局,我连哭的力气都没有了,剩下的只有疲倦,心灵的疲倦。好像自己的心也像福临一样渐渐地枯了。
  
  很少有这么宿命的电视剧,那种渗骨的悲凉让人看了几乎绝望。而刘恒,少年天子的编剧和导演,热情得近乎疯狂又冷静得近乎无情得将顺治的一生娓娓道来,结局的时候,所有的人都伤痕累累,血肉模糊。
  
  其实很早就不大愿意看悲剧了,再悲的情节也不过是多少不该死的人死了,不该散的人散了。可是《少年天子》的悲剧却是人性上的悲剧。一直觉得说到人性,往往矫情得可以,什么是人性,又有多少人写得尽?老谋子的《英雄》《黄金甲》算不算人性?陈凯歌的《无极》算不算人性?好像那些所谓的“大家”们,不制造点悲剧就不算懂得人性。可是《少年天子》却是真真正正得在借顺治的皮讲刘恒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他眼中的人性。纵观他的作品,他所擅长的并不是跌宕的剧情或者诡异的争斗。他最擅长的是刻画人物。福临也好,孝庄也好,王爷也好,妃子也好,甚至是太监也好,每个人都有血有肉,用他自己的话说,哪怕就是墙角的一块砖,也知道冷,知道热啊。
  
  我从来没有看到过有一部戏能出现那么多精彩的配角,感觉上,好像整个国家话剧院倾情出演一样。为了让自己客观下来,我特意重新看了一下一度也很欣赏的《天下粮仓》和《康熙王朝》。比较下来的感觉就是,他们的故事情节都相当出彩,但是人物的琢磨和演员的整体素质和《少年天子》不可同日而语。我喜欢那个一身痞气的巽亲王,喜欢那个迂腐不堪的索尼,喜欢那个“喝了酒说话好听,不喝酒说话更好听”的安八度,喜欢那个剑拔弩张时进来打岔的苏麻拉姑。那些本应该做做活动布景,或者仅仅用来推动情节发展的小人物,因为编剧的刻画,有了自己的特色,自己的宿命。
  
  当然还要谈谈主角,那一个个“悲辛无尽”的,渺小的“大人物”们。因有玉珠在前,这里不会一一描述,只是觉得,编剧笔下的顺治,是我所看过的,最有人情味,最形象丰满的帝王。他的死,多少人理解为殉情,其实,早在乌云珠去世之前,他就已经被太多人撕裂开来了。额娘,嫔妃,敌人,臣子,满人,汉人。仁慈如他,敏感如他,脆弱如他,怎么可能不被活活困死。乌云珠是他最后的稻草,最后的慰藉,最后一个和他一样不属于皇宫的人。一旦失去了,他便垮了,在灵魂上垮了。看到剃度以后,他穿着白衣服坐在那里,那样的圣洁,又那样的遥远,曾经有那么多情绪在翻滚的眼神里,如今什么都没了。“我没有摔碎大清国,我把自己摔碎了。我已经碎了,拼不起来了。”不知他死前淌下的那滴清泪意味着什么,但是对于我,那意味着一个40集的梦,没有好好得做,就不得不醒了。
  
  不是歌中唱到过吗?“闭目思晨昏,怆然一枕黄粱”,好一枕黄粱美梦,试问:孰可疯,孰可狂?!
  
  最后我要赞美一下剧中的演员,邓超,郝蕾,潘虹,王辉。。。。。。可以肯定,这部戏对于他们一定是一次煎熬,也是一次享受,甚至,在他们一生中可能再也难以碰到类似的经历了。
  
  还是喜欢作为演员的邓超的,但是远没有喜欢作为福临的邓超来的深切。希望他接触更多领域,不要总是一味的“甜蜜蜜”。
  
  最后附上片尾歌词,祭奠一部远远被低估的作品:
  “西风烈,残阳斜,生与死,永相别。来去之间,重重叠叠,云中梦中,不见天阶。苍茫人生,古来阴晴圆缺,爱过恨过临行依然不觉。笑声伴泪水,奔流年年月月,此生悲喜难决。但愿风雨路上独行夜,你如花我如叶,如泣如诉。我是飘零叶,此去永相别,来世相逢处,你我,泪难歇” ——转自天涯论坛

少年天子(2003)

又名:少年天子之顺治王朝

上映日期:2003-09-18(中国大陆)

主演:邓超 / 潘虹 / 郝蕾 / 王辉 / 何赛飞 / 霍思燕 / 李建义 / 李法曾 / 武利平 / 郑天庸 / 杨蓉 / 崔波 / 薛亦伦 / 王灵 / 李修蒙 / 卢勇 / 山鹰 / 张春年 / 李东翰 / 佘南南 / 

导演:刘恒 / 何培 / 编剧:刘恒 Heng Liu

少年天子相关影评

四毛毛
四毛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