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电影,向来不能只用一个主题思想去明确。这部电影用插叙的方法讲述了一个火车站,一条铁路,一个铁道员乙松一生的事情。
乙松希望能有个儿子,这样就能子承父业,做一个铁道员,因为他的父亲也是一名铁道员。可惜是个女儿。我突然想起我姥爷,他起初就是在供电公司上班,后来他的孩子们也都在国家电网上班,前不久,我哥哥也是进了国网,算是电三代。我就在想,我姥爷当时有没有想让自己孩子步自己的路?他会不会为自己的孙子是电三代而自豪?就像一条电线一样,自始至终贯彻下去。
乙松是一个真正的铁道员,但他真的算不上一个真正的家人。15年前,他把自己的女儿送上了没有归途的列车。15年后,他又把自己的妻子送上了这趟列车,没有见最后一面,只是因为他是站长,车站不能没有他。到这并不代表他不内疚,老朋友来找他,要他跟自己一起换工作,乙松拒绝了,因为他早就在这里修好了自己的墓碑,跟自己亡故的妻子女儿紧挨着。在他的心里,他一定是觉得一家人还是整整齐齐的在一起的好,即使是去了另一个世界。
影片后面,他见到了自己长大的女儿,是对女儿的愧疚也好,思念也罢,是真切的见到了。谈话中,乙松说自己是一个幸福的人,因为他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结果因为这些,失去了妻子女儿,我相信这也是他自己的忏悔,最终女儿原谅了自己的父亲,我觉得这应该是乙松与自己的和解,与当时没有尽到一个做父亲义务的一次和解,也正是因为自己的妻子女儿,乙松选择在这里留守。尽管这个小火车站马上就要废弃,尽管面对老朋友的邀请,他只是说着我就会干铁道而拒绝老朋友的好意,但是就像他自己说的,女儿在这里夭折,妻子在这里去世,他已经没有办法离开这里了。不如说,乙松能够自己一个人活着,不仅是因为作为站长的责任,还有便是对女儿的愧疚。第二天,在等除雪车来的时候,他走了。
“时间到了,发车!后方正常,信号正常。本日无异常”他默默地守护着自己的站台,因为作为一名铁道员的职责,是他唯一不曾失去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