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安东尼奥尼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出发,对她们进行从心理到命运归宿上的剖析。借此来总结安东尼奥尼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共性。
关键词:女性 敏感 附属 救赎 悲剧
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1912年9月29日—2007年7月30日),意大利现代主义电影导演,也是公认在电影美学上最有影响力的导演之一。①
安东尼奥尼的代表作品有:《爱情故事》、《被征服者》、《女人们》、《不带茶花的茶花女》、《奇遇》、《夜》、《蚀》、《红色沙漠》、《呼喊》、《放大》、《职业:记者》、《一个女人的身份证明》、《云上的日子》等等。其中,《奇遇》、《夜》、《蚀》被称为现在社会的“感情三部曲”。
安东尼奥尼的电影风格独特,独树一帜,所传达的主题也很深刻。他并不主张用电影来叙事,而是借以表达一种哲学思想,表现人的生活状态。电影只是告诉你这个过程,至于结尾,则更多是开放性的。他的电影注重表现人与人的疏离感,给人以不安的感觉。在这里,笔者将对安东尼奥尼电影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一定的分析。

安东尼奥尼善于将社会描写得冷漠,疏离。可是,他的女主人公们却都是清醒、敏感又不为人理解的。她们洞察着社会中的一切,她们暴露在冷漠之中,却并没有被同化、麻木。
《夜》的女主人公莉迪亚看透了丈夫趋炎附势、喜好功利的本性。她开始厌烦看到丈夫被推崇为伟大的作家,厌烦陪同丈夫去参加各种聚会。因为她意识到自己已经不爱丈夫了,所以在得知丈夫出轨后,仍能保持平静和宽容。影片伊始,莉迪亚就一直表现得疲惫不堪。她不能容忍这个社会,她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因而才会感到累。看到几个男人在打架,莉迪亚会去制止。可这些男人却又用别有用心的眼神看着她,包括那个她刚刚救下的男人在内。看到几个男孩在玩儿火箭,人们全部千篇一律地抬起头,毫无表情地仰望天空。当然,莉迪亚也抬头看了,可是她却是第一个回过神来的人,其他人,还在麻木地望着已经飞远的火箭。莉迪亚因为没有知己而在聚会上独自散步,丈夫却纳闷她为什么不找其他人一起玩儿。这种无人理解的孤独和落寞,是彻骨的寒冷。
在《红色沙漠》里,女主人公朱莉安娜首先被设定为一个神经有问题的女性。她经常会做一些在普通人看来莫名其妙的事。可这正是她纯洁、美好的地方。淫欲、唯利是图的社会使朱莉安娜感到害怕,所以她才会常常感到不安与惊恐。有些评论者说,安东尼奥尼将朱莉安娜定性为一个精神病患者并不是一个正确的决策,因为这就使影片传达的主题有所偏离。主人公是精神病,因此她做的一切也都是不正常,这样就不能批判其他人的人性异化了。可我说,这正是安东尼奥尼聪明的地方。神经质是一种反讽,这个现代化的社会中,唯一清醒、纯洁的是朱莉安娜,但由于其他人全部被异化了,因而这个正常的人反而显得不正常了。讽刺的力度岂不是因此而大大增强了吗?
不过莉迪亚和朱莉安娜的状态是不同的。同样面对困扰,莉迪亚在聚会上显示更多的是从容不迫,唯我独清,她最后敢于去拒绝丈夫。可朱莉安娜却一直处在恐慌之中,她害怕迷失自我,内心是麻乱的。她不是觉得是别人的道德出现了危机,而是在怀疑自己是否是对的。她更加孤独和无助。

安东尼奥尼镜头下的女性还是美丽可爱的。安东尼奥尼的妻子曾说过:“美对于米开朗琪罗来说非常重要。他永远是一个唯美主义者,无论是在他的生活还是电影中。他以外貌和演技标准来选择演员,所以,他的摄像机总能那个捕捉到他们的清晰的轮廓,甜美的眼神和柔软的肢体。”②
安东尼奥尼对于这些小鸟伊人的女性刻画得细致入微,仿佛他就是女人一样。那些女孩们娇媚地笑,疯狂地跑,恬静地散步,这一点一滴的细微描写抓住了每个观众的心。《夜》中,莉迪亚会为病重的托马孙流下心疼的泪水,可同样作为托马斯朋友的丈夫好像对此无动于衷。她们是那么善良、可人,谁能不爱?

然而,如此娇小美丽的女性在安东尼奥尼的电影里,却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男性的附属品,是性的代言。男人们喜欢她们,仅仅因为热爱她们的肉体。《夜》的结尾处,莉迪亚拿出珍藏很久的丈夫的情书,念了起来。在一旁倾听的丈夫却问:“这是谁写的?”丈夫说自己还是爱她的,可这爱并不再是什么特权,他仍可以堂而皇之地挑逗别的女人,看其他女人跳脱衣舞。这种不平等的爱,是对女性的不尊。
通常,安东尼奥尼电影里,女人们单独在一起时是很和谐的,可是男性的出现总会打乱这份平静,他们像是破坏者和暴虐的统治者。《夜》中,莉迪亚与莫妮卡•薇蒂饰演的女孩单独相处时是美好的,可当莉迪亚的丈夫一出现,气氛顿时又变得尴尬、紧张了。丈夫渴望得到那个女孩,还是在妻子面前。《放大》中,缠着托马斯不放的两个女孩在托马斯家试衣服时,也是嬉笑、和平的。可当这个“王”的男人出现后,三人赤裸着上体顿时扭打成一团,这种病态的现象是这个男人的出现所导致的。
《放大》中的女模特儿,被摄影师托马斯毫无尊严地训斥,可她们还得听从。《蚀》中的女主人公与男友分手后,又同母亲的股票经纪人在一起。《夜》中,莉迪亚在聚会上发现丈夫出轨后,她想到了托马孙,可却得知他刚刚去世。之后,带着伤感,她则又选择了在雨夜和另一个男伴离开聚会地点。《红色沙漠》里,朱莉安娜最后还是背叛了丈夫,和丈夫的同事发生了关系。《云上的日子》中,卡门在离开希尔瓦诺之后,也拥有了一个和她同居了一年的男友;第三个故事中由范妮•雅丹饰演的女主人公帕特丽夏在丈夫的背叛后,毅然离他而去,转眼又遇上了另一个同病相怜,被妻子离弃的男人。女性似乎不能完成自我的救赎,她们总需要身边有一个男人,而不能自己独立去面对这一切。
安东尼奥尼的女性们,开始都是企图依靠身边的男性来救赎自己的。她们对男性的忍让和出轨之后的宽容只能表明她们的弱势地位。虽然出车祸后,丈夫并没有赶回来看她,可朱莉安娜起初还是原谅了他,并希望能够依靠自己的丈夫,所以在克拉多示爱之后,她仍保持对丈夫的忠贞。莉迪亚虽明确感到自己已经不爱自己的丈夫了,但她在故地重游时感到了孤独落寞和怀念,她还是选择了打电话给丈夫。明知爱已不在,她还是极力想在丈夫身上重新找回那种心动。所以她很注意观察丈夫的表情,可答案往往是冷漠的。洗澡时,莉迪亚企图用裸露的身体来找回激情,可丈夫的冷淡使她失落。聚会前,她故意穿上新衣服以吸引丈夫,可待她搔首弄姿走去后,丈夫却并没有尾随其后。脸上的表情凝滞的那一刻,使莉迪亚看起来是那么无助。在酒吧观看女郎跳舞时,莉迪亚也企图转移丈夫的注意力,然而丈夫态度虽然温和,但却很敷衍。莉迪亚因为不清楚自己内心需要什么,所以她不想去嘈杂的舞会。可丈夫怎会管这些,她还是妥协了。
她们在遇到障碍时,都需要依靠一个男人,可结局是,男人同样也不能救赎自己。莉迪亚和男伴单独出去,但最终还是拒绝了男伴的亲密举动,她知道,那样只会使自己越陷越深。朱莉安娜找到情人,并与之欢愉,之后却是男人的离开。《蚀》中的主人公与男经纪人相爱,可她意识到,这并不是爱情,之后,她还是离开了他。卡门在等了一晚上无果后,也找了另一个男友,结果是他也弃她而去。《云上的日子》的第二个故事“女孩与犯罪”中,女孩儿渴望将自己的故事诉说给导演,窗前,女孩不舍的表情和导演敷衍的表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四个故事“肮脏的躯体”中,女孩最终选择了服侍上帝而放弃了男人给予的爱情,可见男性在她心里曾留下了多么深的阴影。女性不能左右男人的命运,可男人却能让她们感到困惑。这也是对男权社会的一个影射。《夜》中,丈夫对莉迪亚仍有感情,可这其实已不再是爱情。她并不能阻止丈夫对名利和美色的追逐。

此外,在安东尼奥尼的电影中,女性的最终命运几乎都是悲剧的。女人娇小的身影总是被安东尼奥尼放在巨大的构图中的一角,显得压抑、沉闷。很少使用音乐,使空气更加窒息。她们都不能冲出现实的枷锁,又有谁能把握住自己的命运呢?莉迪亚是镇定的,她毅然决然地与丈夫决裂,可留下来的问题就是,“安娜走后会怎么样?”“肮脏的躯体”中,女孩看似是拒绝了男人,但她却在用另一种形式将自己完全奉献给另个男人——上帝。她们终不是独立单个的个体。
《红色沙漠》中的朱莉安娜决定去适应这个社会。既然你改变不了,那么就学会适应。所以,当一行男男女女聚在简陋的小渔屋的床上,别有用心地变换着自己的位置时,她也装作风骚,与他们一起玩起了无聊的略带黄色的游戏。她也和他们一样笑着,可那笑声听起来是那么落寞、勉强。
“在《红色沙漠里》里,我已经在审视适应的问题——适应新技术,适应我们或许不得不吸入的污染空气。”
——安东尼奥尼 ③
但朱莉安娜真的适应了这个社会了吗?在离开渔屋时,在情人要去为她取遗落的包时,她看到了被大雾淹没的丈夫、朋友,冷漠、面无表情的熟悉脸孔使她害怕了。所以,她根本就没有适应这个社会环境。儿子的谎言使她最终崩溃。可儿子为什么欺骗她,安东尼奥尼并没有说,也没必要说了。最终,面对带毒的黄烟,朱莉安娜对儿子说:“鸟儿已经学会了避开那些黄烟。”她选择的是逃避,而不是征服。

这就是安东尼奥尼电影中的女性形象,敏感却又脆弱,无法救赎自己,最终走向迷茫。这个结局显然是压抑的,但却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深奥的思考。那些娇弱、美丽的女孩儿,将在电影史上熠熠闪光。
注释:① 百度百科。
② 访谈:另一个安东尼奥尼。
③《与安东尼奥尼在一起的时光》/(德)维姆•文德斯著;李宏宇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第一版 第25页。

云上的日子Al di là delle nuvole(1995)

又名:在云端上的情与欲 / Beyond the Clouds / Par dela les nuages

上映日期:1995-10-27(意大利)片长:105分钟

主演:苏菲·玛索 / 约翰·马尔科维奇 / 芬妮·阿尔丹 / 切瑞拉·凯瑟莉 / 伊莲娜·雅各布 / 文森特·佩雷斯 / 让·雷诺 / 吉姆·罗斯·斯图尔特 / 依蕾·莎丝特 / 彼得·威勒 / 马塞洛·马斯楚安尼 / 让娜·莫罗 / 恩丽卡·安东尼奥尼 / 

导演: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 维姆·文德斯 / 编剧: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 Michelangelo Antonioni

云上的日子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