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无与孤寂,本就是人生的底色。
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
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
人这辈子注定要经历风雨和跌宕,承受孤独与失去。
片刻的满足过后,总会觉得更加空虚,不由自主地在不伦恋中越陷越深。
这世上,有太多人像他们一样,身边似乎不缺陪伴,也不乏热闹,心底却藏着一个填不满的黑洞。
或许是无人理解的落寞,或许是渴望陪伴的空虚,又或许是生离死别的无奈……凛冽刺骨的孤独感,时刻缠绕在身边。
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看到你内心刮起的狂风,也没人能听见你声嘶力竭的求救。
这个世界看似纷繁复杂,本质上却还是你一个人的世界。
你的情绪,别人无法感同身受;你的空虚,别人更不能为你填补。
那些孤独、无助、茫然的时刻,就像长在心上的疙瘩,令你我隐隐作痛,却又无可奈何。
我们只能默默承受苦楚与心酸,在无人问津的时光里踽踽独行。
越是向外索求,越容易迷失自我。
他将及时行乐的欲望,当成了寂寞的出口。但尝试过各种各样的刺激后,他发现快乐总是稍纵即逝,无法带给他真正的慰藉。
在生死的汪洋面前,人人都渺小如尘埃,掀不起一丝涟漪。
人生本就是一场孤旅,每个人都会遭逢艰难之事,承受坎坷之苦。
当孤独与无力从四面八方袭来,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向外求,寄希望于外界来成全自己。要么躲进喧嚣中自我蒙蔽,要么堕入欲望中不断沉沦,要么把他人或外物当作精神寄托。
然而,心的空洞与匮乏,是任何外界的东西都无法填满的。
凡事向外求,越求越痛苦,因为一切无常,大多时候总是求而不得。
指望外界来拯救自己、支撑自己,只会收获沉重的失望,陷入虚无的境地。
人生的路要靠自己一步步趟出来,必须亲自直面痛苦,解决问题,才有可能穿越荆棘。
凡事向内求,你才能掌控人生主动权。
有人离经叛道、放纵欲望;有人迷失方向、盲目杀戮;也有人执着于得不到的爱情、留不住的名利。
她从不责怪谁,也不埋怨命运,而是准备好饭菜和居所,迎接每个孤独灵魂的归来。
她家族的大多数人,都像随风飘荡的蒲公英,内心空虚无力,任由命运摆布。唯有她,把自己活成了一株坚韧的仙人掌,在贫瘠的土地上稳稳扎根,默默生长。
尽管她也有过孤独、茫然和无助的时刻,但她从不质疑命运的跌宕,也不追寻外界的虚妄。
她只是平静看待得失,坦然接受一切,再凭自己的力量一一对抗。
真正通透的人,明白只有自己,才能做自己的摆渡人,带自己走出困境。
置身孤独与痛苦之中时,你若总是设法逃避,向外探求,反而会在迷途中越走越远。
倒不如放弃多余的幻想,停止无用的抱怨,从自己的内心深处找寻勇气与力量。
没人能懂的寂寥、无人能助的苦痛,不断侵蚀着我们的身心,将我们困入无形的人生沼泽。
任何时候,能依靠的,永远只有自己。
人的精神寄托,可以是音乐,可以是书籍,可以是运动,可以是工作,可以是山川湖海,唯独不可以是人。
人心易变,这是刻在骨子里面的东西。如果把人作为精神寄托,那就是在赌人心,赌人性,十有八九你会失望的。
宫崎骏说,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当分别来临的时候,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的精神支柱,所以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它会让你走得更加的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