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春天,家人送给过我李娟的书,当时简单翻看过《阿勒泰的角落》,对那片牧场的人情与风景就留下过一点粗略的印象。未曾想时隔不久,便看到了影视作品《我的阿勒泰》。这个故事没有什么很复杂的剧情,只是淡淡地道来一个关于生活、爱,与受伤的故事,真实而动人。
风土人情,皆美如画
今年夏天有句很有名的话:《我的阿勒泰》带火了新疆旅游。这句话从侧面反映了《我的阿勒泰》的一大特点——画面淳美,充分展现了新疆哈萨克族的风土人情。如果说在品读李娟文字的时候,我们是循着那一丝一缕的线索、去想象阿勒泰的风花雪月,那么《我的阿勒泰》剧组就戳破了那层作者与读者的纱雾,将阿勒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让无数人如痴如醉、心驰神往。你是否还记得李文秀与巴太确认心意后,那片油菜花零星点点的广袤草原?你是否还记得舞会上小伙小姑娘弹起冬不拉,唱着古朴悠扬的月光曲?每一帧画面都是那样有质感。
四季流转,新旧交融
在快节奏的社会中,阿勒泰的慢节奏显得那样淳朴。但这并不意味着阿勒泰始终一成不变,我们看到时代的变化也在渗透入他们传统的民族生活:猎鹰和猎枪被禁止,公路成为转场新通道,年轻人不都再放牧,也有更多现代生活用品在这里普及。《我的阿勒泰》为我们展示了传统与革新这对矛盾,也给出了哈萨克民族的选择。而至于是像苏力坦一样继续守着草原林子过最传统的哈萨克牧民生活,还是像托肯一样带着孩子到新镇子上生活,两种选择,不分对错,他们都爱着阿勒泰这片土地、爱着自己的民族,只是选择了不同的爱的形式罢了。
新与旧的确是矛盾的,某种层面上,《我的阿勒泰》也向社会抛出了这一问题:新与旧怎么去协调? 民族文化传统在今天又要以何种方式去传承?
治愈心灵,讲述人生
剧中有很多治愈的、富有哲理的情节与台词,不便一一详谈。个人有个人的理解,可以去细细回味。而我很喜欢的,是《我的阿勒泰》用简单的叙事方式,便讲给你:人生,其实无非是生活、爱,与受伤。
在《我的阿勒泰》中,每个人都经历了或大或小的伤痛,但仍在生活,仍在爱,仍在找寻着自己人生的方向:托肯努力追求新的婚姻、开启新生活,文秀从未放弃过自己的作家梦想,张凤侠在学习从丧夫的伤痛中走出来、继续好好生活,苏力坦面临传统与革新的变化,尝试去协调新与旧的关系,巴太面临家庭责任与个人理想的矛盾,努力去做出自己的选择……他们历经种种,找到了自己的路。那么屏幕前的你我呢?你我亦然,在这里停歇片刻后,仍在继续寻找自己的方向,仍行走在人生路上。
去生活、去爱,去受伤。人生其实也可以这么简简单单、清清淡淡,只要自己过得幸福自在,就不必事事都讨一个价值与意义。
以上为笔者的浅薄理解,欢迎指教探讨
ps. 整部剧还是有狠狠戳到本人爱好文艺片的属性的,希望导演再接再厉拍出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