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过高反而不如想象中惊艳,但是瑕不掩瑜,剧评的突兀转场掩盖不住国产剧中很缺少的女性表达和女性视角。感觉剧本想表达的太多,但是很多没有表达到位。
大结局从踏雪之死开始爆哭,文秀成长成为作家去到大世界再回到彩虹布拉克,重不重逢早就不重要了。感恩结局没有落俗。但是重逢的时候巴太的短发还是把我帅到了……
夏牧场的一切太美好,广阔的夏季草原,绵延的阿尔泰山,丰茂的水草。云彩,光影,大自然的一切,感觉看着屏幕我视力也要变好了!
三个女孩一起打扮着去参加别人的婚礼,群像剧里最打动我的总是女性友谊。
托肯是最真实的角色,在一片的理想话语中具体地活在现实的框架里,尽可能地去追求更好的更幸福的生活。洗衣服带孩子交朋友改嫁人,对父权的反抗程度因人而异,对父权的解构也是一步一步来的,她在哈萨克传统的严苛的母职框架下依然活得鲜活,大声地说“爱”,好动人啊!
而像张凤侠一样活得像大侠的反而才是少数,洒脱出世,好像什么也不在乎。就是和高晓亮的恋爱线简直让人摸不着头脑只想跳过。
高晓亮引出了金钱的讽刺,资本生意无度地破坏环境开垦草原。底层的四处碰壁的男性最善于伪装和圆滑处事。本就是和张凤侠是两极的人,怎么就能恋爱了,什么冥冥之中都是狗屁,莫非张凤侠是颜控?但是人设差成这样也实在是感受不到蒋奇明帅在哪儿了……莫非只是因为后来蒋奇明火了需要多给他一点戏份吗……
苏力坦引出了解传统和现代的霸凌,这个隐约在李娟书里也总是看到。在草原享有声誉的猎人,在家庭中享有话语权的高位者,难以应对现代文明。能力上,不会汉语、物品过不了安检。而心理上,他也不接受。像苏力坦这样固执守旧不接受变化的老一辈人太多,十头牛都拉不动。在家庭中享有决定权却对家庭中最基本最琐碎的家务劳动一窍不通。你们是现代文明的受害者,也是传统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最直接的加害者。感谢创作者让每个人物变得复杂。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但是你不能干预他人的生活方式。苏力坦在固执中慢慢转变与和解,让我看到了太多人的影子。
最后,讲讲少男少女的爱情!啊,虽然看着很浪漫,但还是还是觉得着墨太多,再留白一些可能会更为美好。文秀悸动时的巴太简直就是非常典型的女人眼里爱着的男的的样子,但是当他忘记给托肯买搓衣板,在舞会打架醉酒的时候就已经暗示他和草原其他男的区别不大了。。多亏于适和镜头,眼神闪亮又真挚,说话明亮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