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五月,眼前是满目的绿色,家里的花一周一换,我的阳台上摆着小区楼下新买的白色绣球,墙角有爬到房顶的绿萝,窗台上是月季和雏菊,白色的纱幔正透着窗外层层高大的树冠,远处的那条河浮着清透的碧绿。住在这里已经拥有了不可多得的宁静,目之所及是初夏的生机,耳边是忽远忽近的鸟鸣,我喜欢这样伏案写字的下午。
我就是在这样的五月天里看完了《我的阿勒泰》。和《额尔古纳河右岸》一样,《我的阿勒泰》也带我短暂离开了眼前的现实。驯鹿和萨满,雪山和牛羊,溪水,白桦,远山与云…我环顾四周,不知道这些肆意生长的绿色会不会像我一样,渴望那些更宏大的生命力。
作为一个从小活在拥挤城市里的人,自然的力量总是能够轻而易举地震颤我。我去过很多地方,随着人不断地成长,见过的景色变多,旅行的阈值开始不断变高。去年,我在格底拉姆环顾那四座著名的雪山,吹着海拔四千米的风,在车窗中露出雪山时突然地热泪盈眶。辗转格底拉姆、鱼子西,穿越了理塘,在离开亚丁的公路上,我们在一个普通的休息区停车休息。那是一片无名的草原,公路的两边散落着藏族的牧民和他们的牦牛群。我坐在公路边,静静看着那个赶着牦牛群的藏族人,天地辽阔,他好像拥有着整座草原,而我只是一个过客。我突然对着同伴说,如果可以,我愿意住在这里。他说,那我不行,这里虽然好看,但我还是喜欢住在基建设施好一点的城市里,海边的大house才是我的追求。我没有继续辩解下去,我知道他一定会说这是一时兴起。
然而,我知道,这么多年来我对城市生活的厌倦,对杭州日新月异变化的无所适从,这些感受一定意味着什么。我想要知道,自己在寻找什么。
阿勒泰可能就是这样,这短短八集的电视剧给了我这样迷茫的人一点小小的提示。其实这终究是一个被反复提及多次的问题:你想过怎么样的人生。
如果可以,我想有浪迹天涯的自由,有贫穷、渺小却远走高飞的自由,“如果放牧为生也可以”的自由。就像剧中张凤侠说,这草长在草原上,就这样安静地长着也很好,的自由。夏牧场像是所有人的精神寄托,到了夏牧场,他们能见证婚礼,能载歌载舞,能在草地上大醉到第二天的朝霞涌起,能午睡在花丛里,能策马在山野上,能真诚地相爱,望着雪山和月亮。这对城市中的观众来说,是短暂的乌托邦,但对剧中的巴太、文秀这些人来说,确实他们留下的意义。并不是靠着热爱与向往就能留下的,去生活,去爱,去受伤,然后才会选择。剧里巴太和文秀的感情再一次触动我,然后点醒我,周遭那些似是而非的关系都没有意义。既然活在这世上,势必要追求那些真挚的东西。
现在,我还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你想过怎样的人生。我想我总有一天会离开这里,离开江浙沪,离开我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地方,在人生的某一个阶段,真正做一次选择。